【#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给孩子多点自由,还孩子快乐童年———如何看待儿童超前学习》,欢迎阅读!
给孩子多点自由,还孩子快乐童年———如何看待儿童超前学习
作者:张亚娟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5年第1期
张亚娟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辅导班、兴趣班接踵而来,孩子受教育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所学知识量越来越大,家长越来越推崇超前学习。这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更是让孩子的童年变得暗淡无光。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权,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避免一味地跟风,让孩子超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让幼儿园老师和家庭能更好地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关键词:学习兴趣;发展规律;超前学习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辅导班、兴趣班接踵而来,孩子受教育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所学知识量越来越大,家长越来越推崇超前学习。这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更是让孩子的童年变得暗淡无光。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权,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一、社会现状——儿童超前学习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现象
在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作为父母,深深感受着压力的重大和现实的残酷。这就促使他们产生了一些扭曲的“逼”子成龙的观念,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足够优秀,崭露头角,冲破社会种种压力,成为佼佼者。这就迫使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尽早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甚至残忍地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童年应有的快乐。以至于让一个还不满6岁的孩子有着这样一个梦想:能好好地玩一天,不用一直上课。试问,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玩难道不应该是占他生活的主体吗?为什么玩一下成为他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呢?其实,这也是一个社会导向性的问题,在新闻一次次报道,哪个5岁的孩子已经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哪里13岁的孩子已经考入清华或北大,是多么多么了不起的时候,这也是在给人们一个暗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其实,我们也该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13岁的孩子考入清华或北大后,在若干年后,他是否对社会有着一定的贡献,还是仅仅辉煌一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不在少数。
二、如何正确看待超前学习——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权,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切忌揠苗助长
(一)幼儿园的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是幼儿继续学习的奠基石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里就是玩玩游戏,吃吃饭,睡睡觉,没有什么意思。看似有道理,但其实,为什么全国有那么多幼儿园,那么多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三年,这三年里难道真的是玩玩而已吗?幼儿园里,每一个游戏都是有针对性的,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锻炼着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儿歌、故事等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数学活动锻炼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等等。就连看似没意义的搭积木也在锻炼着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幼儿园的老师还教会了孩子们学会分享、懂得谦让。在类似过家家的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学到
的远比想象的要多,他们在每次游戏中,都在慢慢提高语言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数学能力、动手能力等,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学习,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提高的。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特别注重孩子的常规、习惯、自理能力等,让每个孩子都学会较规范的坐姿、站姿、走姿、睡姿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安静看书、认真听讲;培养自己穿衣服、吃饭、如厕等等。有了较好的常规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生受用的,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行更多学习的基础,有好的自理能力也是生活所必需的。所以,幼儿园在三年里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游戏带给孩子的快乐,更为孩子继续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根基牢固,才能向更高处发展;根基不牢,即使发展得再高,也会很快倒下。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扎根的教育,虽然不容易看到成果,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孩子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拓展
在常规的学校教学中,每天有规定的、计划好的课程,你无法改变,只能在学校、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发展。虽然学校安排的课程也是多样化的,但毕竟有限,很多孩子会对其他的一些事物感兴趣,如钢琴、下棋、舞蹈等,这时候,就可以发挥兴趣班的作用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些兴趣爱好,让孩子选择一项进行额外的学习,如果孩子能够持之以恒,说不定还能另有一番作为;就算孩子学学半途而废了,那它也不是没有价值的,至少满足了孩子的兴趣、渴望,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也让孩子最后发觉这并不适合他,这样也不至于让孩子有遗憾。
(三)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切忌揠苗助长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每次成长都会有一个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孩子的发展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学习包含了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几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孩子需要在这几方面均衡发展。然而,现在有些家长会存在这样的思想:我们将来要成为歌唱家,所以我们从小开始学唱歌,其他方面的课程不学也没关系。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语言得不到发展,那以后怎么和人交流,将来怎么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在五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并且培养唱歌方面的特长。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这一点相信每个老师都会发现,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却很容易发生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的现象。比如,教孩子一首简单的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二十分钟下来,大概有一小半幼儿都会了,还有一部分幼儿歌词记住了,音调唱不准,当然也有个别幼儿完全不会。其实这不就体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吗?排除那些上课没有认真听、认真学的幼儿。那歌词、音调都唱准的幼儿肯定在语言、乐感方面都发展得较快;那些歌词记住了,但音调唱不准的幼儿就是语言发展较好,乐感相对弱一些。肯定还有部分幼儿乐感很好,语言发展较弱。还会有一些幼儿两方面都相对发展得较慢。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了,所以我们要允许有这样的差距,其实绝大部分幼儿在一段时间后都能掌握这首歌曲,只是学得或快或慢些。我们衡量一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不应只从他与其他幼儿的比较得出,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比较,只要他比自己之前进步了,那就说明他在发展、提高,也就是指南所说的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就像我们班的一个孩子,他刚进小班的时候,各方面都明显不如其他幼儿,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睡觉、上课都存在很大问题,而且他很难融入集体中,一旦进入集体中,就会去打人、推人。而且似乎听不懂老师的话语,被医生诊断说是智力发展迟缓。那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一定要和其他孩子一
样,独立完成作业等,刚开始我们只能单独对他进行辅导,教会他走路时不要推人,吃饭不要把菜、饭撒一地,教会他怎么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等。就这样努力了一年,他进步了很多,开始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可以自己吃饭、睡觉了,我们都觉得他的进步非常大,还给他了一个进步奖。但其实他与班里其他孩子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可是我们需要允许这个差距,这就是个体差异。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法和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幼儿园的活动都是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一玩中轻松、快乐地学知识,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活动中我们也倡导以幼儿为主体,把时间留给幼儿,而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解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在幼儿园中,幼儿得到知识、本领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这不就是一个孩子需要的学习生活吗?
然而,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失去了这份本该拥有的自由和快乐,他们在家长的要求下,参加了很多所谓的兴趣班、培训班、提高班等等,每天都不停地学习着、紧张着。父母们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各种辅导班的辅导下,成绩仍然不理想,甚至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久而久之,自身也变得抑郁。其实父母们,你们是否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承受这种“超前教育”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吗?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不适宜的超前教育,只能尝到“拔苗助长”的恶果。
三、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及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而非一味追求表面的成果
影响孩子一生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孩子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近些年来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而非一味地获得高分的原因。在中国,高分低能的孩子并不是没有,例如,有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最后也顺利考进理想大学,在学生时代,他绝对是个佼佼者。可是当他踏上社会,进入工作时期后,他原先的那份优越感完全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一张张无力的证书,而在工作能力上完全不占优势。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儿,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缺乏实际能力。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性的直接灌输和抢先灌输,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孩子的综合能力上。因为,知识时时在变、时时需要变,而人的综合素质才是未来竞争力的起点和终点,这份综合素质的基石就必须从儿时开始打造起来。
所以,超前学习学的不应该是不符合幼儿年龄段所学的书本知识,而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卸掉孩子沉重的学习包袱,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这份孩提时代的纯真、快乐、乐观、积极才是接下来发展的养料。
参考文献:
范索杰,郜舒竹.论超前教育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2(19).
编辑 马燕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a19240a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