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曾橙2015.9.16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从事城市、建筑与规划问题研究的保罗·诺克斯,另一位则侧重于地理学内容研究的史蒂文·平齐。他们致力于在这部著作中,中立地介绍影响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各种理论,并强调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应该被批判地看待。
·关于内容: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是一本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的著作。它不偏重于描述数量方法、行为方法、结构主义方法、人文方法等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种理论,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关于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在这本书的谋篇布局上,全书共分为十三章。这十三个章节始终联系紧密,互为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了对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描述。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每一章节的开篇都以引人入胜的小问题开始,每章小结部分罗列出关键概念、术语和推荐读物,体现了两位作者在全书布局方面的悉心考虑。 第一章为一个总论性的章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地理学家对城市结构感兴趣以及城市结构是如何反映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的变化,并且详细表述了地理学中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助于加深我们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框架的理解。作者认为城市必须被看成是维系它的社会的反映,城市研究不应该从它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矩阵中分离出来,从而进一步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一个概念你——社会空间辩证法: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这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进行了分章讲述,分别从经济和文化的两大背景下,对城市的物质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详述。
第二章以变化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分析经济结构对西方城市模式的影响。西方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化城市、工业城市、和现代城市。
前工业化城市的早期人群模型是少数精英和多数无产阶级的一种空间表述。这种经济结构和人群聚类对城市地理结构产生的影响是城市结构只有唯一的一个中心,四周围绕中等的住区,多数贫困人群生活在由破旧建筑物组成的城市边缘环境里,居住空间分化,财富与地位从中心递减。
伴随着资本主义与其新体系——工厂出现,生产与交换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取代了旧的等级。工业化资本主义通过强迫穷人到环境差的内城地区居住的同时,中产阶级和上等阶层退到城市边缘,从而使前工业化城市的结构发生了逆转。建筑技术的革新使城市向上增长和向外扩展成为可能,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增长促进了相应的城市增长,使现代城市具有了一系列不规则的明显的郊区地带。
从现代经济中兴起的城市结构可以概括为大都市待,即多城市、多中心的城市地区,其特征是大片的低密度住区和经济专业化的复杂网络模式以促进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分析城市变化的概念是福特主义,其核心是管理制度和积累制度。由此带来了城市社会结构几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城市不规则低密度的郊区蔓延,其次是新的相对稳定的郊区人群。尽管福特主义在这一时期展现了看似完美的效能,但批评者认为它太过刚性,不再适应生产力关系的发展,城市进入后福特主义时期,逆工业化出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重要缺陷是对服务业的忽视。后工业化社会理论认为服务业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些重要后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了社会极化的趋势,另一个结果就是城市间竞争的增加,
在城市地理上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导致全球城市的出现。
第三章详述了作者对文化问题的不断关注。文化与城市一直都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城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集中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当不同文化相互作用时,这些相邻的人群常常产生革新和新的文化形式。所有的文化都是各种影响力的混合物,文化始终在发生着进化和交融,这些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书中认为,空间同样是一种社会建构,基于此,文化和空间始终相互联系并影响,同时他们也与社会权力和权威联系在一起。权力应该不仅仅是使人民做不愿为之之事的外部力量,它同样应该帮助建构一般日常行为。空间内部的行为模式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空间强化了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权力通过空间垄断和排他性得到了体现。空间的社会构建特性表明,城市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改写的文本”。 第四章解决了城市的物质结构的问题。形态模式基于两个基本要素:地块的规模形状和街道布局。城市物质结构显示出复杂的模式,是一个外部扩展和内部重组的双向过程,反映出很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的过程。城市设计的不断创新不仅以扩展和重组的形式改变景观,而且成为经过后续重新利用和修改能被重新唤起和使用的特殊价值和态度的标志。
若考虑到西方城市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社会极化作用,就可以预见城市社会地理学的一个主题是研究差异与不平等的空间模式。不平等和空间差异的模式显示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相一致的某种规律性。
第五章主要围绕公民权利、国家和市民社会、法律及政治机构等作讨论。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看,我们处于制度和空间的框架中,并通过它们用行动创造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因这些框架而便利化、被影响化及被制约化,同时我们也有意无意的促成了其形态和特征的形成。法律作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政府与经济之间的一个重要联系而存在,法律必须既被看作是社会力量和空间设置的产物,又被看作是社会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代言人。现代大都市区的特征是被复杂的空间细分为多目标的地方政府自治体,以及为某一特定功能(学校、医院等)而设定的各种特定行政管理区。这可被看作政治和行政管理系统对大都市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反映,即工作机会和居住地离心化导致了与此相关的地方管辖权的离心化和扩散。城市分化最有害的结果之一就是财政失衡,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去提供它们所负责的与需求相关的服务。,导致资源配置方面的显著不平等。
第六章叙述了住房市场的运行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大部分西方社会中的住房所有权私有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私人出租房越来越少。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利益都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社会住房以多种形式存在,且对城市结构产生了影响。
城市居住环境不仅反映了经济的供给与需求,而且受到制度因素和一系列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影响,包括政府、土体所有者、投资商、发展商、建筑商、建筑师、规划师和消费者。这些行为主体“匹配”不同类型的人到不同居住地区的方式受到了社会的阶级、性别和种族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七章和第十章主要研究的是人们与其所在环境之间关系的这一主题。要正确理解城市空间秩序,就必须将其放在城市的社会组织和人的活动这样一个背景之中,也就是城市的“超微结构”。人们表示出偏爱乡村和小城镇的生活,但他们的实际行为却是进入城市,也许这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城市的出现既不能说是好的,也不能说是坏的,而是一种“必要的罪恶”。西方社会虽然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敌意的态度,但城市同时也被看作多样性和机会的中心。将城市生活看作一种生活方式的沃斯理论描述了随着城市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异化程度的增加而发生的社会变化,整个社会用理性和冷漠的程序与制度来代替原来由基本社会群体所提供的支持与管理。各种类型互动关系的趋势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受到距离的影响——包括社会距离和物理距离。二者的实际影响取决于所发生的互动关系的特征。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人们基于用主要的地标和交通网络等关键特征来形成对城市的心理
意象,这些意象影响了人们对城市内部不同理想区域的看法,即城市意象的评价性方面。
第八章、第九章分别详述了少数居住群体隔离和社区生活对城市结构的影响。西方城市中少数群体的居住隔离是由各种排他性封闭和制度性种族主义的作用所造成的。少数群体在城市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居住隔离,这些模式反映了大众之间的敌意、就业和住房市场中的歧视以及自卫、精神支持和保护文化传统为目的的集聚。
所有城市都涉及处于相对独立空间中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不仅导致了新文化形式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隔离的形成。社区网络的性质和凝聚力随社会空间格局的不同而不同。作者认为在邻里、社区和社区状态之间存在着一种松散的等级关系。邻里就是包含在人口学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方面广泛相似的人们的地域;社区存在于以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程度社会内聚力的地区;社区状态是作为一种基于情感纽带的人类联系的形式而存在,是直觉层次上的社区体验。
第十一章将身体用作描述城市的一个比喻,回答了有关城市的问题。人的身体有不同的外形和尺寸,但强大的社会压力迫使人们认同外型的特定标准以及与这些标准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城市既是物质的也是社会的建构,空间中的社会控制通过行为的预期模式以及排除超越这些行为符号的群体而得以实现。城市地区对性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也为同性恋生活方式的空间表征提供了可能。同性恋权利运动和残疾人权利运动都可以被视为新社会运动的形式。我们必须认识到身份是多元的和不稳定的。
第十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居住迁移对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城市内部居住迁移模式尽管复杂且存在差异,但却具有许多普遍规律。典型的城市内部居住迁移是短距离的,但同时又具有向郊区外迁的趋势。居住迁移对城市社会地理结构具有深刻的整体影响。
第十三章回应了西方社会中日益增加的不平等性和冲突带来的问题。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中的城市已经进入了人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化的必要性通过城市重构凸显出来,城市重构不但是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社会文化力量。在现存的建成环境结构中,为了适应新的产业和职业的共同需求,产生了在发展和土地转变之间的地方性冲突,诸如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分散化、衰败城市中心再开发与更新、社会极化和空间隔离等一系列问题。而未来最大的挑战则是如何达到城市社会的可持续性。
·关于感受:
读完《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重新审视城市的特殊身份,城市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仅只是一个物质结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两位作者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必须把城市看作是维系它的社会的反映,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维度来研究城市,这也是“城市社会地理学”这一门交叉学科存在的意义所在。
城市不能脱离生活于其中的人而独立存在。作为城市中可移动的微观元素的人,我们通过自己的各种物质实践和体验,穿走于城市的每个角落,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每一寸肌肤。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感知、阅读着城市,而城市这一文本也因我们的移动,随时间变化而不断被修改。这一双向的过程在城市的向上增长和向外扩展趋势中被不断强化。
引用一句狄更斯《双城记》的篇首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a02282ba58da0116d1749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