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遗传学简史》,欢迎阅读!
人类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摘要: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企图认识自身的由来和人体的奥秘,人的生老病死,思维意识无不与遗传息息相关。人类遗传学是在普通遗传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要想更好的了解人来遗传学,必须以普通遗传学发展史为线索,揭示其形成与发展过程。
人来遗传学是探讨人类正常性状与病理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物质基础的科学。它的研究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遗传学的内涵。由于人类自身的特殊性,在遗传学研究方法和条件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虽然人类对自身的遗传现象自古就很感兴趣,但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一些著名学者就对人类遗传现象提出过他们的看法。这一时期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殖,优生和遗传疾病等方面的积累。
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注意到诸如向外斜视症和突发症等一些性状在某些家族群体中一再出现的现象;还观察到如羊痫风和一种特殊的老年盲症等病症只在某些家族中出现。他还认为遗传是由于来自体液的精子把前代人的性质传给下一代。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中写道:“然而,就精液而言,我认为它是由全身分泌的,既是实体的,也是光滑的部分,以及机体的全部潮湿物质分泌的。……精液是整个机体产生的,健康部分产生健康的,有病部分产生有病的。因此,一般是秃头生秃头,蓝眼生蓝眼,斜视生斜视;而且在其他疾病体系中,适用同样的规律,有什么能阻止有头脑的人生有头脑的人……” 哲学家柏拉图最先提出“优生”,他认为:父母的精神,道德和体质条件等都能遗传给他们的后代。他提出人类要保护良种,灭除恶种,并且主张:父50岁,母40岁以上所生的子女应杀,身残者杀。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遗传是子女从父母那里继承一部分血液,胚胎在子宫内是由母亲的月经血凝结形成的,而男子的精液有能力赋予胚胎以生命。同时,他还认为,环境因素决定遗传变异,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身体,智力和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可以遗传给后代。
我国对人类遗传与变异现象的认识也有悠久的历史。《左传》中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记载,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反对血亲结婚的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夫妇和气而生人”,“子性类父”;在《后汉书·冯勤传》等著作中都认为人的身高,肤色,多子女等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王延相在《慎言通体》中,已有“人有不肖其父,则肖其母,数世之后,必有与其祖母其体貌者”的论述。
进入十八世纪以后,学者开始用“先成论”来解释遗传现象,认为精子或卵子中已经存在有完整的小生命体,个体发育不过是精卵结合后,这个小生命体逐渐发展壮大,最后成为实体。与之对立的是以瑞士的解剖学家科里克尔为首提出的“渐成论”,认为个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上下代的遗传传递者是精子和卵,而不是精液或血液,这标志着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已进入了萌芽时期。
1801年,奥托通过对一个血友病家族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健康的母亲可以把携带的病菌传给儿子,但绝不会由患病的父亲遗传给儿子。1814年,亚当斯在《论疾病的遗传可能性》一书中,清楚的鉴别了隐形和显性疾病之间的不同,强调了遗传的易感性与导致疾病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奠基时期
达尔文对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于1868年发展了“泛生说”,试图用来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机构,但缺乏科学根据。
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早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遗传现象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他首先注意到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和联系;首创“双生子法”,用同卵双生来尝试估量环境
对性状的影响;他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学问题,是第一个强调统计分析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他提出了颗粒遗传的理论,出版了《遗传与天赋》和《人类才能及其发育的研究》等专著,并且在1883年创立了“优生学”,随后又致力于优生学的研究。因此,高尔顿被认为是近代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创始人,他奠定了人类遗传学的基础,使人类遗传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
同时代的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而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经过八年的研究,发现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的杂交实验》的论文。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重要工作直到35年后才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至此,经典遗传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接着一些生物学家就开始寻找遵循孟德而遗传的人类性状。
1902年,英国医生伽罗德发现黑尿症等四种先天性代谢病的遗传方式完全符合孟德而式的遗传,提出了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概念。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的德国医生温伯格发现了在随机分配群体中的遗传平衡法则,奠定了人类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类群体遗传学。1909年,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揭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并且在1926年提出了基因学说。20世纪前十年中,人类遗传学研究出现了次小高潮,由于数理化统计方法在人类遗传学中的应用,使得人类遗传学开始成为一门定量的科学。1924年,伯恩施坦对人类的ABO血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复等位基因学说,成为人类“免疫遗传学”的先驱。
人类遗传学由高尔顿开拓,孟德而和摩尔根则建立起理论的基石,又由伽罗德先把孟德而规律应用于人类遗传学研究,并将医学与人类遗传学的研究结合起来。随后的发展不仅分支出医学遗传学,而且还出现人类细胞遗传学,人类生化遗传学和人类分子遗传学等学科。
三.发展时期
1965年前后,哈里斯等人发展了细胞融合技术,实现远源杂交和获得杂交细胞株,完善和丰富里体细胞遗传学。1968年,帕克等人诱导体外培养的哺乳类体细胞获得营养突变株和抗药性突变株,为研究哺乳类基因扩增,调控和定位等问题提供了基础,使体细胞遗传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又推动了人类遗传学的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由于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与测定,推动了人类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人类遗传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以来,由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旨在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类基因组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
1995年,美,法科学家公布了有15000个标记的人来基因组的物理图谱;1999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完成了人类第22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发表;2001年,中,美,日,德,法,英等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各自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约3万个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揭示了上万种人类单基因异常(有临床意义的约为5000种)和上百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致病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并且建立了各种新的基因病的诊断方法,从而大大的推动了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可以说,以人类基因组作图为重点的人类遗传学研究成果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在有力地带动整个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三废”问题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三致作用”(至畸,至突变,至肿瘤)对人类基因库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一些有遗传缺陷的的个体保留下来,这进一步加重了人类的遗传负担;遗传病的治疗主要以环境工程疗法为主,目前还不能彻底根治。因此,为了健康,为了将来,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人类遗传学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c1ff6a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