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发展史》,欢迎阅读!
1983年,第一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公布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
1984年,颁布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的两大内容是: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指导方针。
1987年 ,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
1991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成为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提出可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
1997年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要点以及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又一次在会议上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建设原则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下半年,开始制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将信息技术作为独立的学科,并制定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使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3月31日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主要是定位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bee2f39e314332396893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