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1-7章

2023-01-07 16:2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土中国1-7章》,欢迎阅读!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1-7章内容概括

1.《乡土本色》

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

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的表现。

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3.《差序格局》

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中国人独特的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西洋社会是如捆柴的团体格局, 中国的格局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作为中心,每个网络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别》 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bb3815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