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2022-06-13 14:25: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壮族三月三的由来》,欢迎阅读!
壮族,由来,三月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 “三月三 ”,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 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 “欢龙垌 ”,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 歌;有的地方叫 “欢窝敢 ”,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 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 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 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 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 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 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 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 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 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 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 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 “成仙 ”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 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 “男女盛服,, 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 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 “歌墟 ”。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 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 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 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 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 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 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 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 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 “除 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 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 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 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 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 8 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 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 “东 方橄榄球 ”。传统的 “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 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 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 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 织工艺品:

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 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 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


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 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 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 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 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 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 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 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 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 “打着堂 ”,寄托着壮族人民 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 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 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 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 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 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9c1faa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