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联的起源-对联知识》,欢迎阅读!
对联的起源-对联知识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是一种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文艺形式,它讲究对仗工整,遣词典雅,寓意深刻,规
格严谨。
对称及平衡,是先民美学观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时便已显示;在文字创造方面,同样显示着这一审美观。从已发现的公元前四千
年的半坡遗址出土垢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观察,这些符号也经常成左右对称。八
卦是我国最早的极为规则的、非常讲究对称的刻画符号。卦象的外形到内涵(从
形到质)都体现着“对称”的审美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这种审美观便表现
为对偶句。《文心雕龙》有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
生文辞,运裁,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
出现并运用的修辞手段,它和象声是孪生兄弟。
对偶不只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还要求分量相当,不能畸轻畸重。
其例,不胜枚举: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风雅逸篇》);
“清庙穆兮承余宗,百僚肃兮于寝堂”(《神人畅操》);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古今谚》);
“争鱼者濡,逐兽者趋”(《列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
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
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
属于诗者则有: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
“名余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文字甚至口头语,都很自然在运用了对偶句。但在形
式上尚无有意雕琢,刘勰说:“唐虞之世,辞未及文”。此后形成骈体赋。进入南
北朝后期,对偶句的运用便已经精雕细琢了。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与刘勰同时的沈约提出“四声八病”的主张之后,诗歌创作渐趋严谨的格律
化,诗歌有了格律要求并越趋严密精细。在诗中,律诗的对偶句用上了“对仗”
一词。
在格律诗形成的同时,词已萌芽、发展,自然而然地引进了格律,又向着长
短句发展。到北宋,词的创作格律已经十分精熟,只是仍较短小。到柳永和苏轼
手中,词牌陡增,题材面大扩展,表现方式大为丰富多样。词到盛时,曲已兴起,
造语选词,较贴近民众。诗词曲都给对联以极大的影响。随后的杂言又大量用入
对联,除竭力讲究典雅这外,成为主流的,则是以浅近的文言文或以口语入联,
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得于在民间扎根,在深入民间的同时,又从俗语、俚语、
谚语、谜语等处汲取营养。
假如说对偶句是对联的原质,那么它是在诗歌、骈赋中孕育而成的,是不断
经吮吸诗、词、曲、赋的乳汁而成长。特别是深入民间后,融合谜、谚、俚、俗
语等,成为一种上至宗庙、朝庭、下达至卑、至秽处所都能使用的文学作品。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7b45a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