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设有效的现实情境》,欢迎阅读!
创设有效的现实情境---------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随笔
衡量一个情境是否有效,很大水准上取决于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情境中,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各种现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勾起学好数学的愿望。下面我就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创设的两个不同的情境为例,谈谈本学期我从创设现实的情境入手,以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的探索及思考。
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长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 学生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而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不能铺满。
生2: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长的倍数,也是宽的倍数。
师: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生1:能够铺满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生2:也能够铺满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
生3:只要边长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都能够。 师:那你们能够找到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呢? 生:无数个
这时,师再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情境二: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生:报数1、2、3......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
师:说的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能够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
生:我报的数12也是2和3公有的倍数,所以也要两次都站起来。 师:说的有理。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8、24、30......
师:像6、12、18等这些数都是2和3公有的倍数,能够简称为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的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添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相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思考:
上述两个情境在两个班上课时使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上面的两个教学情境体现了这个要求。情境一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学生从操作入手,通过用同样的长方形铺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直观感知只有当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时才能满铺进而引出新知概念。情境二则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展开讨论,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从这两个比较成功的情境,我认为:情境的创设,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当然这里的生活经验,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所以想要创设有效的现实情境,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蹲下来看孩子”,试着以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6ec93e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