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纪昀《河中石兽》和刘元卿《南岐人之瘿》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欢迎阅读!
纪昀《河中石兽》和刘元卿《南岐人之瘿》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二)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伙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战,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④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刘元卿《南岐人之瘿》)
【注】:①瘿(yīng):颈瘤病。①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①焦:干枯细瘦。①垒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无迹/寻病终 ..C.转转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语段(一)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请结合全文内容做分析。
4.两个语段都运用寓理于事的写法阐明了深刻的道理,请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析。
【答案】 1.C
2.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石头,不是更荒唐吗?
B.阅十余岁/调素琴,阅金经 ..D.众服为确论/为坻为屿 ..
3.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
4.语段(一)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阐释了应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道理。语段(二)通过叙述南岐有疾之人嘲笑外地康健之人的故事,阐释了人应有自知之明,要知错、改错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文章大致内容,再找到加点字所在的关键句,进行理解。
A.“寻”,前者是“寻找”的意思;后者是“随即,不久”的意思; B.“阅”,前者是“经过,经历”的意思;后者是“阅读”的意思; C.“已”,都是“停止”的意思,符合题意;
D.“为”,前者是“是”的意思;后者是“成为”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不漏翻关键词语。该句是个反问句,翻译的时候要翻译成反问句,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求:寻找;固:本来;颠:颠倒、荒唐;乎:吗。
3.本题考查文章写作特色。解答此题,先要梳理文意,整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有三段,可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和尚在石兽沉落处没有找到石兽,又根据物体被水冲向下游的规律,判断石兽已被冲走,驾船往下游寻觅,结果也无所获。紧接着展开第二个层次,设帐讲学的讲学家以博学自夸,嘲笑和尚不懂事物的特性。他分析了石与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兽深陷在原处的结论。言之凿凿,使听的人“服为确论”。连读者也几乎以为这是定论了,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以老河兵“又笑曰”,使本文深入到第三个层次。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但它是合乎科学的。作者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画龙点睛般地议论一句,立刻收尾,戛然而止,揭示了文章主旨。全文故事曲折,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结构严密,余味无穷。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及其得到的启示。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第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由“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9618f16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