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激活美育载体,促进语文教学》,欢迎阅读!
激活美育载体,促进语文教学
作者:阮国友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年第10期
我们总能听到身边许多教师在感叹: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无论教师怎么引导,都搅不起一丝涟漪。当前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疲软的应付状态,语文课堂没有思维的兴奋,没有情感的冲动,课后更没有探求追寻的欲望。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这种现状呢?据笔者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生活数字化,生活体验淡薄化。随着QQ、微信、播客、手游等网络娱乐兴起,缺乏自制力和抵抗力的中学生沉迷其中,聊天、搞怪、追星……对于网络上的调侃、嘻哈等非主流文化乐此不疲、追捧有加,而对于严肃、典雅的语文课本内容兴味寡淡,感觉是味同嚼蜡。
其次,学习内容科学化,思维能力差异化。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和科学精神领域。然而,我们的学生年龄结构越来越小,多在12岁至14岁之间,尚未形成对社会的关注意识,缺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精神实质的剖析能力,因而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兴趣相对较浓,特别对初中时新接触的理科科学兴趣最浓。
再次,语文评价单一化,多元发展局限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张语文试卷的分数就判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裁定了学生的等级、命运。对于那些实践能力较强、口语能力突出等在语文方面有特殊特长的学生丝毫不给颜面,“一差百差”。而对于本身不着力的学生,语文学习犹如一座高山,高不可攀。
最后,语文发展隐性化,学习成就边缘化。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升,显而易见的分数拔高往往能带给学生无比的兴奋和喜悦,带给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这些学科的自信心。而语文学科的提高在于长期的积累与感悟,能力是逐步提升的,这种隐性的缓慢发展使学生一时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成了语文的边缘客。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生趣盎然、“洪波涌起”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愿与各位读者交流、探讨。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风俗美等。笔者从审美教育入手,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把玩“美”的同时把玩语文,从而引导学生脱离低级趣味的网络文化,将语文的典雅与高尚渗进学生的生活和生命里。
一、美读景物描写,让自然美在课堂中铺展开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能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美的意境,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许多优秀的作家以高雅的情操、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美篇,那些浸润了作家心灵感悟的文字,荡涤着读者的心灵,丰富人们的情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意境。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让一代代读者百读不厌。它以诗者的笔调、画家的眼光、歌者的韵律,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和煦,细雨绵绵,呈现一派万象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春景中,人物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昂扬的斗志与希望。读完全文,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在学生眼前铺展开来,他们心中不禁涌起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激情。绘画是“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老舍就是一位高明的画家,他把这种绘画的技巧,运用到了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作者紧扣着“山”和“水”,为读者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作者首先为读者展示了济南大地的一幅写意画,接着展示了济南雪景的工笔画。这样的文章,只有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也只有通过细心体会,才能使读者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挖掘这些课文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听读想象画面、选画配合朗读、赏画自配词等形式,让学生在听中想象,在读中感受,在欣赏中体验运用语文的快感。 二、美读人物形象,让人性美在课堂中树立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典名作,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中叙事记人的文章较多,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不同阶层的典型代表,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如《芦花荡》中机智干练、自信担当的抗日英雄形象;《社戏》中水生的能干、有责任心的可爱小大人形象;《有的人》中的鲁迅正直无畏、甘为牛马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一心为人、牺牲自我的光辉形象;《藤野先生》中热忱正直、不狭隘不偏见的国际友人形象……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的过程中,不断领悟,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因而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笔者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喜欢人物的原因,开展评书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评书的形式,感受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美,通过品评,达到人格熏陶、美化心灵的作用。 三、美读风俗人情,让人文美在课堂中蔓延开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风俗各异。无论是先秦的《诗经》,清代的《红楼梦》,还是当代的《红高粱》,每一个时期的作品无不染上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本色,没有离开过现实的生活。琦君的《春酒》充满了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和对母亲的追思之情。其中民风之美:新年迎神拜佛,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随性自由、豁达乐观、热爱歌舞、热爱生活的生动活泼的画面。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传统节日中特殊的习俗,平淡中蕴含着生活的诗意与
无穷的乐趣。在阅读这类文章时,笔者给学生补充相关民俗文化内容,通过视频、画面、歌曲等相关文化链接,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息,然后再回头细读文本,用一颗细腻的“巧心”去体会其中的生活意趣,在细味中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或让学生讲“我家的节日故事”,提高学生对生活、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感悟节日文化中的人文之美。 四、美读诗词意境,让情感美在心灵中激荡起来
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千百年来,我们民族正是这样延伸和传承了诗词人文精神的精华,才有了较高的审美境界。诗歌的审美因素不仅在美的语言、意境,还有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和引领至关重要。传诵至今的古诗词,经过了千百年的淘洗与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品读古诗词,当从其丰富细腻的情感中感知人文精神、人格魅力。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淡雅宁静的境界,怎不使人产生向往之情?一种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趣感染了学生;苏轼的《江城子》中“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威猛壮阔的意境,自然喷涌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在贫困交加的生活中呼唤“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济世为民的博大情怀让人沛然而下……这些高洁的个人情趣、深厚的爱国情感,都能在品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情志,使学生从庸俗、狭隘、自私、软弱、颓废的不良习气走向积极向上、和谐完美的人生境界。笔者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读,你读我评、我读你评;或配乐读,要求学生学会挑选音乐,能烘托诗词情感。这样,学生读得更加兴味盎然了。
美是兴趣的触点。融入了美的语言、画面、音乐、情感等的课堂,定然是“涟漪微动”“巨浪千层”的课堂。教师只有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度挖掘教材的同时,才能将语文这一美育的载体激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f35881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