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战场春晓

2023-01-15 07:3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0古战场春晓》,欢迎阅读!
春晓,战场
《古战场春晓》

一、作者简介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 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与杨朔并称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文学理论等等。1992年逝世,享年73岁。

二、写作背景

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胜利120周年纪念

三、解题

地——古战场 时——春晓

以观古战场贯穿全文,实为参观,虚为抒发作者对这一段历史以及当下社会变化的感慨,对现今的三元里寄予如春晓一般的希望。

“古战场”和“春晓”两个看似不协调的词语结合,虽“古”而逢“春”过去我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浴血奋斗的战场,今天已被勤劳勇敢的人民建设成春光明媚、如花似锦的乐园;没有先烈们前赴后继的战斗,也就没有今天的满园春色。

四、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总写,交代作者出行的时间地点以及目的。

第二部分:描写三元里高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着重描写三元里烈士纪念碑。

第三部分:由眼前追忆过去那段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英斗争史。

第四部分:回到现实,有感而发,赞颂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的不屈精神。 结构巧妙紧凑:本文以类似游记的形式展开,将读者引入地点,先由眼前之景写起,描写三元里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然后场面切换,将读者带到1841那个令人激愤的抗英现场,古战场的一幕幕展现在眼前,话锋一转,再回到当下,读者的视线随作者而转移,作者感慨于三元里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才有了今日的“春晓”,热情讴歌了三元里人民的精神。

五、佳句赏析

1段:“凭吊怀古”一词,直接点明本文的目的。

2段:“在温煦的阳光下之下……都各个在公路上卷起了尘土。 形象的描写了三元里如今一派“平和劳动、熙熙穆穆”的景象,扣准“春晓”

5段:“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壮年期,……象野兽一样到处闯撞掠夺。短短一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殖民者当时残暴的行径,如同“野兽”

6段:“那时,螺号呜呜……举手求饶了。描写了三元里人民抗击敌人的激烈战斗场面,豪迈激越,动人心魄。

六、思想内容


文章写于1961年,是三元里抗英斗争胜利120周年,通过对历史的缅怀,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作者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文章以“凭吊”为引线,既是“古战场”又是“春晓”,把昔日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和今朝春色浓艳的山河景物相对照,充分抒发出对祖国和人民的赞美、热爱之情,体现了作者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七、艺术特色

(一)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

情景交融、动静相织的细腻描绘,既写出了自然的美,也写出了社会现实的美,从而揭示出“春晓”的含义。文章从“春晓”写起,“春天降临之前,我来到广州北郊的三元里高地上盘桓。”在明晰而含蓄的点题之后,作者着力描绘了三元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色,渲染出三元里人民热气腾腾建设家园的气氛。

(二)移景于情、感物咏志

文章从作者登临三元里高地引发“凭吊怀古的心情”起笔,接着抓住“古战场”和“春晓”这条线,近摄眼前,描绘所看到的醉人春色,回溯19世纪三元里抗英战斗的壮烈场面,抗英阶段占九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一种“继往开来”的翻身民族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三)思想性与知识性的辩证统一

文章的成功,得力于作者渊博的知识,围绕三元里抗英斗争涉及到“整个黑暗的“19世纪的事”,如殖民主义者“用一个持刀海盗的画像作为香烟商标,用帆船作为许多商行标记”“把破产农民投进监狱”,以及奸淫掳掠等侵略行径介绍得具体入微,从而激起读者的愤怒之情。作者借助知识说明事理,深化主题,使抒情有所附丽,联想有物可及。

八、秦牧的散文创作

(一)怀古思今类

《古战场春晓》:通过凭吊三元里古战场,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

《社稷坛抒情》:由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展开联想,热情歌颂古代劳动人民和思想家创造文明的丰功伟绩,进而激发读者热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民族。

(二)赞颂人民类

《土地》:叙述了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赞美了劳动人民对土地深厚的爱。

《花城》描写了广州年宵花市的盛况,歌颂的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富有创造才能的品质。

(三)描绘风物类

《海滩拾贝》:阐述了伟大与渺小的辨证关系,集体与个体的辨证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e7451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