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际关系

2022-05-01 16:26: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式人际关系》,欢迎阅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的伦理哲学儒家文化中,人伦的考量是个人发展其社会关系的核心标准 所谓 尊卑有份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异”。 所谓“伦”, 就是 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而这种人伦关系是以 “我” 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在中国,“我”,概念不仅包括自已,而且包括对自己在家结构中地位的意识,对自己与家中其他人相对位置的意识,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这种人伦关系推移的动力,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在此基础上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 ———“差序格局”。简而言之,说明了中国人际关系具有三种基本特色 :一、以家族主义的概念区分人际亲疏。二、展现一种 “特殊主义”的人际差别对待。三 、具有伸缩弹性的格局界限。

儒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千丝万缕的“情分”认为伦理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情谊关系,各种情谊关系叠结连接起来,便构成中国人特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人情最重礼尚往来,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中国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即所谓的“ ”。但并非所有关系都是交换行为或“回报”人情,在特殊关系的人群身上,人伦角色的要求是 尽义务 ”;只有在非特殊关系的人群身上,人情或报的观念才需要特别强调。交换行为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性的交换行为,另一种是社会性的交换行为。经济性的交换行为中,人情因素被冻结,通常以钱作为媒介,容易计算和清算 ;但是在社会性的交换行为中,人情占据中心位置,对等的人情回报成为经济价值以外的考量 。因此,人情作为中国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之一 ,必然要求个人清楚地界定双方关系的特性

按照儒家伦理所界定的亲疏程度,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分为三大类,不同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互动原则:(1)家人关系,人际互动的原则是“责任原则”,强调付出而非回报;2)熟人关系 ;人际互动的原则是“人情原则”,强调人情存续,回报适当;(3)陌生人关系,人际互动原则是“利害原则”,回报明确。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的异同

文化社会、心理、自然地理和空间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主 要因素。文化因素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一系列的规范等。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人们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不同的认知方式 和行为规范等。因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和基本原则也存在很大差异,相反,西方的海洋文化催生了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在那里个人本 位取向成为时尚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 家庭社会构成了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的叙述一下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异同。

1.中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基于各自的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习俗,具有各自的特色。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主干家庭的数量比较少。而在中国,以往传统的家庭是以数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

2.在西方文化中,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家庭的地位没有这么重要。当个人的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不是家庭,而是个人的利益和愿望。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要服从大家庭的利益

3.中国家庭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西方家庭中子女和父母之间相互尊重是平等的关系。

4.中国文化中,人们主张个人一个要以大局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要有集体荣誉感,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屈从于集体利益,然而,基督教却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集体。




5.中国社会历来都提倡乐融融的友爱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很注重人情和面子,在交易时要学会“做人情”,“送人情”,并注重“礼尚往来”。西方社会的人们他们按照法则办事,即使是亲戚朋友也要人和事两清。在公务的处理上,公私分明,从不受情感驾驭,而以客观法则为准,这点和中国文化中在处理关系表现出来的公私不分、个人感情和公共关系混淆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无论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多大,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以下相同点。

1. 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 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 3.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72d4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