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五首2》,欢迎阅读!
芜湖市八角学校电子备课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教材内容
唐诗五首 语文
设计者 年级 课时数
七年级 5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黄鹤楼》
1.资料助读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知识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茂盛的样子。
芜湖市八角学校电子备课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4.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709ad9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