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团队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国内外团队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团队管理模式的研究,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中,科研事业单位的团队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实践较缺乏。 1.国外管理模式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于团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运用起步较早,并逐渐形成诸如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丰田生产方式”、沃尔沃公司的“团队合作生产方式”等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的团队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西方团队管理源于18世纪80年代前后诸如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皇家科学院等一系列科研团体的兴起;20世纪40年代美国“曼哈顿工程”(1942)、“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是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质量管理小组”的出现,标志着科技创新的团队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方面的正式认可和应用。
随着创新团队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创新团队的概念和界定也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基于“范式”和社会学的“共同体”提出“科学共同体”概念,从而在对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和维持阶段的研究解决了概念界定问题,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和突破口。Sim Pson (1999) 围绕科研团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展开研究,选择组织设计角度,得出团队结 构的合理化程度决定着该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法国贝尔纳(2003)从投入产出比 角度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展开研究,提出在科技创新中投入和产出呈现前期正相 关而后有相反发展的趋势的观点。Hoegl 等(2004)围绕团队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和 亲密度、团结度等与该团队的工作效率、创新成果开展研究,得出和谐融洽的成 员关系和理想的工作环境对科研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Dougherty 等人 (2004)围绕创新团队的关注领域、科研范围展开研究,得出某一科研团队对领域 内潜力创新点的关注度与创新成果成正相关关系。
美国斯奈尔(Snell)教授从组织成员所从事的工作类别、专业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人才市场上该人才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角度开展研究,主张对成员在组织中进行角色定位、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其所建立的人才分类模型中,核心人才和独特性人才是其所谓的科研团队中最稀缺也是最重要的学术带头人
和骨干,其他人员则属于支撑性、辅助性人员。并且主张根据成员在组织中定位的不同进行区别性的制定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
Bettenhausen 的实证研究发现团队的领导方式、成员间联系的紧密性、存在期、成员的科研背景以及团队结构,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斯蒂芬·罗宾斯认为,明确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信任、共同的诺言、良好的沟通、谈判的技、合适的领导、内部与外部的支持是优秀管理团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
饶永伟在《商业现代化》上发表的题为《从QC小组看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团队化管理模式》中指出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日本国内企业持续处于萎靡状态,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企业管理者试图通过着眼于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制度优化来提高企业管理绩效。而随着劳动形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工作和任务需要由若干个体组成的团体承担,对个人激励方法的研究逐渐转向对群体、团队激励和管理的研究。QC小组是针对日本企业产品量产质量偏低的问题,采取SQC专家与现场QC小组互动的形式改进管理过程,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2.国内管理模式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团队管理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在企业团队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较多,针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成果缺乏。
郭阳道(2005)在《销售与管理》上发表的题为《企业最适合的团队管理模式是什么》中指出团队发展从形成到成熟要经历:形成期、风暴期、规范期和高效期四个阶段。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经历四个阶段最终成为高效、成熟的团队,这取决于团队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团队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没有最好而只有最适合企业的团队管理模式。
柳洲、陈士俊(2006)在《科学管理研究》上发表的题为《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中总结国内科技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第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科研管理模式的延续,此时科研活动和市场基本脱节;第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了研发与市场的协同;第三,科技创新团队是主管部门立足全局建立并开展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实现了科研团队与实践问题解决的良好结合。
赖俊明、文跃华(2007)在《管理科学文摘》上发表的题为《知识经济时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67d5bb5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