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决幼儿冲突教学策略》,欢迎阅读!
解决幼儿冲突教学策略
由于幼儿交往的经验不足,“自我中心”观念很强,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的协调技巧,导致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不可避免的发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幼儿同伴冲突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究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共同提高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促进幼儿发展。
案例: 幼儿很注重游戏规则,在一次过家家的游戏中,小红在给娃娃喂药,小明跟着学习。小红:“你这样不对,要这样做(边说边示范了好几次并且说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小明:你的也不对,于是他们争吵起来,互不相让,这时老师见状,跟他们说……经过一番沟通,两人高高兴兴的学习起来。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明和小红在玩过家家游戏时,发生了同伴冲突的现象。那么造成同伴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幼儿同伴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 由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 皮亚杰认为:“ 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中心”突出。案例中可以看出小红在教小明喂药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对小明的话不理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二) 由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
幼儿处于皮亚杰所称的道德他律阶段,所以其道德行为主要受外部、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例如,案例中的小红以教师的行为为标准,认为其他一切都是不对的引起同伴间的冲突。
(三) 由于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局限和社会交往经验的不足 幼儿由于年龄的影响,语言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向其他小朋友展现自己的方法时由于语言沟通能力不足,导致幼儿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案例中,小红和小明之间的冲突就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二、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表现
案例中,小红和小明发生同伴冲突时,教师进行了介入,因此,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教师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时的表现。我们可将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表现分为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两个方面。 (一) 积极表现
积极表现包括教师帮助幼儿解决,讨论法,进行移情训练等。积极的表现是教师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时以一种较为合理而又积极的态度应对所采取的行为,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发生冲突的小朋友就问题进行直面沟通,教师在一旁适当提供建议。移情训练法指教师通过讲故事、谈感受、让小朋友换位思考一下,看感兴趣的动画片。讨论法是指教师将处理权放给幼儿,即由其他幼儿介入解决,让幼儿进行讨论,想出解决的办法。 (二)消极表现
消极表现包括粗暴对待、忽略法、单纯制止、权威仲裁等。消极的表现是指教师在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时表现出的无心过问、甚至盲目处理,对于一些孩子用粗暴的口气训斥。粗暴对待指教师对发生冲突的幼儿拉扯、甚至打骂、吓唬幼儿以致制止冲突。单纯制止是指教师利用权威简单压制冲突,包括大喊幼儿姓名,一个怒气十足的眼神等。权威仲裁是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让幼儿被迫服从,以达到化解冲突的目的,包括移开或寻求替代物、威胁、命令等。忽略法是指教师无暇顾及或有意回避同伴冲突,以求草草了之,包括点头示意知道了,口头说教等行为。
三、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中,教师的介入有利于解决幼儿同伴冲突,但是教师有时会阻碍幼儿自己解决。因此,教师在应对幼儿同伴冲突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 易受情绪、情感产生粗暴行为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经验,由于幼儿教师担任多种角色:幼儿生活的照料者、幼儿的支持者、幼儿与社会的沟通者等多种角色,教师的情绪受到波动。例如:老师正在准备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或是迎接幼儿园的教师技能考核时、精神上很紧张、过激行为(肢体冲突)等常会被老师以罚站、孤立等暴力行为应之。
(二) 易受幼儿的第一印象而产生不理睬行为
由于第一印象一般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比较深刻。初次见面时,幼儿的衣着不整洁,卫生习惯不好,给老师留下一种不好的看法,则会成为人们心里不相容的因素。在游戏中,如果发生同伴冲突,教师看见“不讲卫生”的孩子时,会产生一种不理睬的行为。
(三) 以单纯制止为目的
单纯制止冲突是指教师利用简单的制止冲突,仅仅使冲突不在扩大,然而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化解冲突,而是以一种教师的态度阻止了幼儿的矛盾冲突。
(四) 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教师会因为幼儿的个性特点,自身的情绪状态和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对幼儿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反应。如对于班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已了如指掌,就因为这样在冲突发生的第一时间里,教师有可能先批评指责这类的孩子,或因自身的情绪而导致教育行为失去理智和规范。
(五) 对冲突事件关注不及时,缺少教育机智 广泛的户内外活动时间和场地及繁忙的一日生活,教师无暇顾及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冲突,在加上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极易导致教师对冲突行为的关注不及时,采取的措施不恰当。
四、建议和策略
教师的介入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合理解决至关重要。教师使用正向积极的态度和耐心的指导,不仅能使幼儿同伴冲突顺利化解,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范,学习和运用社交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 构建安全的冲突解决情境
构建安全的解决情境对幼儿同伴的有效解决十分重要,幼儿只有在安全的冲突情境下才能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消除“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其观点采择和社会移情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同伴冲突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耐心仔细听幼儿诉说,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站在冲突双方的角度,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切忌采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的态度。 (二)为幼儿提供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师可以干预,调解的主动权还给冲突情境的幼儿,采取同伴协商的策略,教师作为一个辅助者,给冲突双方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充足时间,倾听幼儿阐述矛盾的原因,为幼儿提供解决冲突的技巧。
(三)教师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
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展示了教师应该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要做到真正爱孩子,树立平等的师幼观。孩子与孩子难免会起冲突。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在应对冲突时,以良好的行为做表率,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会感受到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应向老师那样先和老师那样先和双方好好的沟通一下,在一起想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就会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67a3a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