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蕴藉漏字联

2022-12-21 18:02: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含蓄蕴藉漏字联》,欢迎阅读!
蕴藉,含蓄
含蓄蕴藉漏字联

漏字联又叫隐字联,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创作形式。作者往往选用人们熟悉的通常用语,有意漏掉一两个字,让读者去猜想。等明白大意后,便有一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别出心裁的委婉表述,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实则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北宋太宗年问,有个有名的宰相叫吕蒙正,他从小父母双亡,家境特别贫寒。但当时人情冷漠,他的街坊邻居不仅不关心他,不帮助他,还常常取笑他。可是,吕蒙正人穷志不穷,他从小就四处借书,发愤苦读,年岁不大,就已经是饱读诗书,文采飞扬了。有一年春节,村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春联,热火朝天地忙着过春节。而家徒四壁的吕蒙正也贴上了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对联贴出后,引来无数村里人驻足观看。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明白这个穷小子写的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副对联是一副漏字联。它由人们常见的数字和方位词组成,但数字和方位词并不齐全。上联“二三四五”缺什么?缺一:下联“六七八九”少什么?少十。“一”与“衣”、“十”与“食”是谐音,上下联的言外之意就是“缺衣少食”。而横批是“南北”,缺的不正是“东西”吗?这副对联非常含蓄地反映了吕蒙正生活的窘迫,同时也隐射出乡邻的冷漠无情。短短一副对联,道尽了世态炎凉。构思之巧妙,可谓神来之笔。

清朝元老王半朝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八,所以,人们都厌称他为“王八”。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才武略,王半朝特地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还请大文豪蒲松龄为这座功德牌坊题写楹联,以彰显王府的显贵身份。

蒲松龄看透了“王八”的用意,他打心眼里就厌恶他。于是,稍作思考之后,便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接着写了一副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写完之后,就告辞回家了。

王半朝得到了蒲松龄的墨宝,自然十分得意。他看着这副楹联,仔细琢磨了半天,也不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这时,他的一个下人为了讨好他,就胡诌说:“老爷,你看这一孝二悌三忠四信,蒲松龄是称颂王府德高望重呀!”王半朝听了,心中大喜,连忙叫工匠把它刻在牌坊上。

竣工那天,老百姓都来看热闹。人们仔细琢磨了一阵,不禁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上联隐去了“八”,即“忘(王)八”;下联隐去了“耻”,即“无耻”。整副对联的意思就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当王半朝知道这副楹联的真正意思后,气得七窍冒烟,但也不好发作,只好自己往肚里咽苦水。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集句漏字联,莫过于香港影星莫愁死后,一位记者朋友为她撰写的一副挽联:“与尔同销万古:问君能有几多?”

这副挽联的上联借用了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但隐去了一个“愁”字;下联则借用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也隐去了一个“愁”字。(隐去“愁”字,暗指莫愁离开人世了。本来这两句对仗并不工整,意思也不相干,但隐去“愁”字后,


恰恰是浑然天成,字词、意境都恰到好处。以此敬挽莫愁这位不幸的女子,再绝妙不过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6484e3a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