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社联动”需回归实践的基本逻辑》,欢迎阅读!
“三社联动”需回归实践的基本逻辑
作者:程激清 苏热亚·热合木江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9期
程激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苏热亚·热合木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三社联动”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议,本文将尝试从“三社联动”的源头来分析“三社联动”实践的基本逻辑。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三社联动”提出的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现实的运行中,“三社联动”往往是存在于研究或汇报的文本之中,重点关注“三社联动”如何运行,或者概念如何界定等,而缺乏对“三社联动”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进行研究和讨论。“三社联动”不论其涵盖主体是“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联动,还是其他多主体的联动,这种联动都是某种运行架构,而非实际解决问题本身。如果说解决问题是“做菜”,那么“三社联动”则是基于社区内平台搭建的“锅灶”。另外,对“三社联动”“多社联动”的研究过多,很可能陷入缘木求鱼的尴尬境地。正如姚老师在《社区治理“几社联动”是合适的?》一文中提出的“三社联动”以需求为驱动一样,本文亦认为基层治理并非是单纯的“三社联动”,而应以需求和问题解决导向、去政绩化的公共精神的重塑等现实实践逻辑为出发点。
首先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社区作为人生活的最小单位,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或者说是以日常生活为导向。那么,“三社联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则是解决社区日常所遇到的问题,其前提是研究社区需求与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突破,而非局限于是否是“三社联动”。一是要对社区基本情况进行熟悉和研究,这就需要科学的调研基础。如社区需求的基本调查、可用的社区资源有哪些,只有熟悉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够有后续的联动基础。二是要深入了解社区、社会组织所处的政治结构,即社区和社会组织领导人的风格、乡镇街道可提供的政策或权力支持等。三是针对现有需求可以形成何种行动方式。在满足需求和解决社区问题时,并非套用某种“名头”或者“模式”,而是遵循现实社区实践的运行模式。从现有众多联动中,大多以政府公文或新闻报道的形式存在,而非真正进行问题解决的联动,或者说联动后真正涉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或者真正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仍然较少。“三社联动”除政绩驱动外,更重要的是走向居民主体性驱动。
其次是激发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的出现并非简单依靠“等、靠、要”等习惯,而应该积极调动居民自身解决问题和满足自身需求的积极性。但城市文明进程加快之后,居民走向原子化,或者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行动习惯后,这种产生联合联结的习惯逐渐消失。要实现通过这种共同参与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不仅仅是以“三社联动”或者以某种制度上的设计为基础,而是以日常行动的基本逻辑为遵循。如社区内产生停靠电动自行车、车辆摆放等多种管理问题时,更多的是有序组织居民进行解决,至于是否运用“三社联动”还是其他管理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行动中,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和公共精神得到提升,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这种公共精神的塑造,同样也面临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的影响,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个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寻找这种个体化的共同体运行模式,成为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要深入探索的议题。从现实的城乡社区日常生活来看,居民的公共精神往往被他们所面临的公共事务所激发,而非基于传统亲缘、地缘等因素而形成的联结。为此,从现有的社区治理实践来看,应采取以公共事务,特别是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性的事务和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居民公共事务参与实践,激发他们的公共精神。
再次是突破政绩冲动的驱动模式。现有的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仍然存在以政绩冲动为驱动模式,即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往往以政绩为驱动而牵强附会,形成了“多社联动”的造词现象。实际上,随着其他模式“创新”的到来,“三社联动”或可能逐渐消失于实践和学术视野,可能尝试其他方式进行进一步讨论。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遵循什么样的逻辑进行治理创新,抑或说回到群众和社区真正需要的行动逻辑上来。这种驱动除简单的政绩冲动外,仍有学术业绩冲动的影响。即如某个专业或者某种视角往往具有思维上的路径依赖,从而使得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特定学者“应有”的模式进行雕琢,最终亦存在异化实践本身乃至实践的情境。故,在探索“三社联动”时,我们亦需要对政绩冲动进行反思,以具体实践场景中所形成的具体实践逻辑为准绳,而非附会到某个名词、某种模式上来,从而实现真正的社区治理的良性模式,至于是否叫“三社联动”还是“多社联动”亦不重要。
最后,“三社联动”仍需专业上的超越。当然,除政绩冲动驱动外,“三社联动”仍要在专业上进行超越。虽然社会工作专业的学者提倡社会工作的主导作用或者实现社会工作的主体性,但实践中仍要超越某种程度上狭隘的专业视角,也就是说,“三社联动”要超越依靠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单专业实践模式。即“三社联动”本身就涉及具体服务、基层政治结构和管理结构等,同时亦有经济投入及时间成本等相应投入,加上居民需求的多样性等,都不是社会工作单一专业视角可解决的。为此,本文认为,“三社联动”需要跳出某种专业视角的局限,从现实实践的角度,融合多学科视角进行行动。不仅仅是看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社会因素,同时亦要综合融入其他有助于基层实践开展的主体,如物业公司、医院、养老机构,甚至是经济主体参与。即深刻认识到“三社联动”所处的政治位置和结构,以及可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加上更全面地认识到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基层现实条件的多方局限性等因素,从而制定可运行、可用的方案等。这样一来,就需要“三社联动”跳出单一视角和简单科层式视角的基层治理方式,以现实的实践逻辑为导向进行行动,从而避免被“异化”或者造成目标和行动的不合理偏离。
总而言之,不论采用何种基层治理模式,我们仍然要回归初心,即将基层治理或社区治理“这盘菜做好”,而不是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如何搭锅灶”,最终避免陷入缘木求鱼的状态。从笔者有限的观察上来看,现实的社区治理中,除上述论述的需要突破的地方外,更多的还是需要对社区基层的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把握,然后再深入探索,从而突破文本走向实践,回归实事求是的实践逻辑,并非是某种“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5c992df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