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欢迎阅读!
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散点读书笔记
传播学班 201012071036 路 璐
一、作者介绍
曹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学术研究聚焦传播政治经济学,社会性别与媒介研究,书刊出版研究。2000年获得“南京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2002年7月学术论文《香格里拉:超越边界的想象》获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奖;(从这个论文题目来看,我个人觉得曹晋老师应该是一位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身的女性;而通过浅读这本书,也印证她“实证主义与理论架构”并行的研究风格。)在上海高校教育领域和复旦大学教学领域都荣获过多个优秀荣誉。2005年赴耶鲁大学访问研究, 2006年赴多伦多、魁北克、温哥华等城市完成加拿大国际出版研究项目。2009年入选哈佛燕京项目, 并受邀在哈佛大学英文演讲。已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三部,发表论文40余篇,另有多套为讲授课程主编的配套译丛。
二、内容摘要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构连创造剩余价值的受众商品与阶级、社会性别、种族、科技的构建关系异常隐蔽地操纵(hidden manipulate)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论著的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另类媒介建构的同性恋公共空间讨论;体育媒介话语生产的男性气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市场经济的正当性如何交织为东方中国一致的现代化表征;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当下时段,在地域与城乡的区隔中所潜藏的阶级与社会性别问题;以及妇女类时尚杂志如何作用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书中引述了了卡特.斯坦纳提出应该从文本、机构、受众三者之间相互勾连的关系或一种高度内在化的结构来理解媒介,我想,作者应该是受此启发,并受到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影响,提出了)作者把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遮蔽的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放置于支配(dominance)与从属(subordination)的社会“结构”问题的分析之中,希望解构媒介再现与传播科技使用的“社会性别平等”的种种霸权结构与迷思假象。论著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三、著书框架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作者着墨于批判取向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以作为意态形态国家机器的媒介在构建与再现社会性别制度中,形成的隐形不平等和种种迷思为述起点,希望从论“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框架、议题、与质化方法为接触途径,逐步揭
开媒介与当权者缔造的托词与宣传真相。
在第一章: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当前国际上三个关键的女性主义传播学者的理论建构倾向:一个是以女性主义五个流派的论述来构架的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第二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潮批判女性主义的力量;私单是从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的联合。
第二章:刻板印象、制度批判与受众分析:女性气质、男性气质是媒介文本再现两性形象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他们都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中,是一种再创造的、被商品化的时代符号。在研究媒介性别的制度时,学者们开始运用符号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判等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其他领域和学科,例如文史哲、政治、社会学等也对传播学研究贡献良多。近年来受众研究多样化的趋势配合文本分析,让我们明白在译码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的交错,对意义的阐释可以多角度且全面。
第三章:抗争与压迫:妇女与另类媒介:对现有媒介性别的不平等现象研究只是社会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随后更要致力于改变这种不平的的传播情景。创办另类媒介的举措就是一种突破性的创举。国外常见由女性主义运动为起点而创办的女性经营与控制的媒介。然而这些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女性表达和传播的机会,分享女性生活经验。情感共鸣,但没有显著改变在主流媒体面前的被动地位,甚至出现了自说自话、顾影自怜的凄惨。
第四章:“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的质化方法:本章中作者重点论述了传播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用以弥补量化研究所无法进行的相关意义连接的洞察。
本书下篇是我国本土媒介与性别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边陲城市女同健康热线研究;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言而无信”的母职:上海家政钟点工凤英的手机使用分析;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
四、本书特色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理论与实例的结合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从批判的研究取向开始,沿着理论构建、主要议题和方法的路线,作者梳理了该领域的理论脉络,对于初次接触媒介与性别学理范围的我们来说,仿佛展现在眼前一张宽大而厚重的网。下篇的专题研究,又将视野聚焦于鲜活的本土实例,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洞察表象背后的事实,篇篇精彩、字字用心。
五、关于几个书中所述问题的我的观点
1、作者认为,当下国际,尤其是国内的媒介性别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联系过少、过浅,单纯的表象无法洞察到各种现象与变化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动因。批判的着力点集中于对语言符号、文本的研究,极少关注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社会资源的不平衡性等。而这些却恰好是揭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性别问题的根本基点。
个人认为对文本与符号的分析是必要的。这种分析师批判的起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579b457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