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均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一:《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平均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平均分”的关键是“每份同样多”,我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动手操作,以形象感知为主的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进行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探索规律,进一步认识“平均分”这一概念。
我的不足是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以致于误导了学生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投入了太多注意力而再次浪费了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磨炼自己,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再精简些,严谨些,教学机智再灵活些,从而在课堂上多一份从容,少一些尴尬。
篇三: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尤为的重要。
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对于“平均分”这一概念每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呢?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教室创设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猴子妈妈分桃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准备的8个小圆片来表示猴子妈妈的桃子,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这8个“小圆片”怎么样分给两子小猴子。经过学生的让真思考,学生自由的说出了自己的分法,再根据如何分比较公平、公正这是个问题。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为了巩固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我设计了两幅图,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平均分,为什么?为了进一步认识、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我有设计了“猴子妈妈现在有12个桃子,如何分给4只小猴子比较公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利用小圆片,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很快的知道了如何“平均分”,并且经过教师的引导得出了4乘3等于12这一个算式去表示,进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分酸奶的事例巩固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记忆。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主动配合,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该内容。最后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为了巩固什么是“平均分”,如何“平均分”。
本教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理解,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背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让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给每份分的同样多”的这种分发取给名字,这充分体现了尊重学
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生产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如“分桃时利用小圆片,改
变桃的个数和猴子的只数,让学生进行在不同的情境的分,和利用生活事例分酸奶”让学生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
3.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是片面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桃,学生都十分一致的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是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概念的理解大有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上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引出平均分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桃这一教学资源,就进行下一环节了。
《平均分》教学反思《平均分》教学反思《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本节课,我从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d439c0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