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悯农诗:良心的呼唤》,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悯农诗:良心的呼唤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7年第27期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传说中汉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就是作为“农业之神”而受到后世膜拜的。而翻开中国诗歌史,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感叹和唏嘘不绝如缕,形成了“悯农”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诗歌主题。 最负盛名的悯农诗
史上最负盛名的悯农诗出自中唐诗人李绅之手,此诗甫一问世,不仅确立了“悯农”这一后继不绝的诗歌主题,而且“悯农”还成为文人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招牌式心理,不是大诗人的李绅因此流芳千古!
和李绅同时,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理论主张的大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不少关心底层百姓的讽喻诗,《观刈麦》就是其中的名篇。“观”字十分微妙地泄露了作者的“旁观者”身份,这和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实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大抵隋唐以后,汉魏六朝的庄园经济受到削弱,农民生活更加悲苦,所以陶渊明不仅能“守拙归园田”,以农耕为乐,甚至还写过多首劝农诗,而白居易却只有远远地旁观。诗的末尾,作者由目睹农家劳作的辛苦产生了深深的自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最早的悯农诗
说起悯农诗,通常都会追溯到《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首农事诗,《豳风·七月》细腻展现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全过程,农家之苦及收获之乐,阶级对立与贫富悬殊,无不有所表现,农人的勤劳和善良跃然纸上。我们熟悉的《伐檀》和《硕鼠》两篇,虽意在讥刺,字里行间也凝结着农夫的血泪、不平和愤懑。
悯农诗涉及的题材很丰富,战争、徭役、苛捐杂税、天灾人祸以及横征暴敛等均在其列,可以说,反映底层百姓悲惨生活并寄寓深切同情的社会题材的诗歌,都可算作广义的悯农诗。“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以及“三吏”“三别”就是反映战争和徭役之苦的悯农之作。 《豳风·七月》(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c8daa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