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诗意地栖居

2022-11-03 23:03:4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引领学生诗意地栖居》,欢迎阅读!
栖居,诗意,引领,学生


引领学生诗意地栖居

古典诗词阅读和鉴赏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古代诗歌和散文鉴赏唐诗选读成了最常见的选修模块。



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古典诗词鉴赏课不能上成古代汉语课,不能上成文学常识课。诗词终归是一种情怀,学习古诗词,不一定是让学生都成为诗人,但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拥有一种诗性的情怀。诗词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学古典诗词学习的天地里,除了应试,还应该努力引领学生诗意地栖居。所以诗词鉴赏课应该是知识积累、文化熏陶和审美探究高度结合的课。



在古典诗词鉴赏的课堂上,了解相关的作家作品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教师要借助古典诗词,用灵动的语言表达出古人独特而丰富的情感,细腻而柔软的情怀,带领学生经历一次次审美的历程,让学生内心获得美的体验,情感变得更丰富,灵魂变得更纯洁。



古典诗词鉴赏的课堂理应书声琅琅,激情澎湃,思绪飞扬。

当下,我们为了应试,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解释上,忽略了诗歌本身所拥有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没有想到这种和想象、情感紧密相关的力量能够感化我们的生命。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事,这种力量都至关重要。所以,读懂诗歌固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将他们带入一个审美的境界。让他们和古人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发现美,领悟美的过程中走向美。



让古典诗词最终成为滋润心灵的甘霖,培育健康人格的养料,这正是新课改理念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落实。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采。”“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注文化熏陶、审美意识和人格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如何体现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动情点。



山水田园诗是中学课本中最常见的作品,学习这类作品,我们不妨引导学生领悟古人对自然的崇尚,对天地山川的敬畏。面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山水,古代诗人们很自然地借助诗歌表达留恋山水,闲居田园所获得的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赏心悦目之情。古人将山水视为审美的对象,田园作为自己的依托,心无尘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山水有时甚至浑然一体。这种心境,相比于现代人对自然的掠夺索取,是多么让人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这种情怀传




递给成长中的学生。例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尽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笔下的自然山水充满生机和灵气。诗人摆脱了世俗的尘缨,诚心投入山水的怀抱,对山水作出审美的关照,切实领悟到山水的宁静圆融和谐之美,呈现给我们的仿佛是一个甜美的梦。这种毫无个人知性、尘想的醇美之作,理应是熏陶学生心灵,培养审美情趣的土壤。



中学课本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山居秋暝》《始至塞上》(王维)《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李白)《过故人庄》(孟浩然)等等,李白的诗不仅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情颂歌,也是他作为大自然赤子的真诚表白;孟浩然则用清新淡雅的笔调表现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理解诗歌描绘的生活,领悟诗歌中美好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正是人文教育的内容。



中学课本中也有许多咏怀诗、思乡诗、送别诗、羁旅诗。可以说这些诗都真实地展现了诗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特征。通过诗词学习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千百年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理解他们的行为准则。



《离骚》可以说是中学生不太喜欢的作品,不仅因为阅读的障碍,也因为现在的中学生难以理解屈原的选择。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帮助学生读懂诗句,应该帮助学生理解《离骚》艺术价值和屈原身上彰显的人文意义。感受到屈原这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的魅力:他那样崇高,又如此沉重;他不成功,但他不朽;他有理想,但不切实际。理解屈原的悲哀在于他始终在美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挣扎,就能理解《离骚》作品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屈原的人文意义就在于他自己实现了儒家所倡导的舍生取义的理想,仁为己任,死而后已。以自己的爱国和对政治的献身,留给了对后人的价值,他成了古代士大夫的一种人生范式。可以说,我们理解了屈原,就比较容易理解杜甫、苏轼等一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如果学习《离骚》时做到了这一步,我想学生将会对《离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学习杜甫的《春望》《登高》《秋兴八首》,感受他的忧患,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他的豪放旷达,……从他们身上吸取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光明磊落的情怀,刚正不阿的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厚浓烈的爱国情怀以及舍身忘死的忠诚。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充满竞争,鼓励竞争的现代社会陶渊明的诗词为什么越来越受人青睐?因为我们看到他在英雄辈出的时代做一个淡泊宁静的人,始终保持一种朴素的欢心。在繁华奢靡的世界,能炼就淡泊宁静的心境,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陶渊明就是这样一种安静的目光,内心的安静会让人觉得特别温暖。他为我们开创了心灵的田园,带领我们超越了




功利。这种注重内心的人生追求同样是我们今天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美国的赫钦斯在《适应环境》一文中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知道对人来说什么是善的。要按照各种善的次序来认识善。价值是有等级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价值等级。建立这个价值等级。古典诗词给我们呈现了丰富的价值观,人生观,很多是自古以来的核心价值观。如,追求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爱国爱乡,建功立业,洁身自好,超脱旷达,淡泊名利,珍视亲情友谊,追求心灵的自由,精神的满足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不应该淡忘,而且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来认识,来鉴别,来吸取,最终内化为他们人格中的基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华之一。无论是独特的语言还是独特的结构形式,甚至独特的诗歌技巧无不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特征,反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古代诗词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尽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精神,不同的风格流派,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潮流。



《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影响深远,读古代诗词,我们可以读出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感性,可以读出民族心理的纤细柔软,坚韧豁达,可以读出感情世界的丰富敏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天上人间的虚虚实实之间,我们领略中国人神奇而大胆的想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一花一草的枯荣之间,只有中国人才会这样将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和人的生命紧密相连,从一花一草之中感悟人事沧桑,生命轮回,启迪一种哲理神思。



古诗词中常用的象征比喻,对偶回环,对比烘托,铺排反复,双关用典等技巧,不仅体现汉语独特的魅力,也体现我们独特的文化心理。学习这些技巧,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我希望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切实带领学生读懂诗歌,重点感悟诗歌,让古典诗词最终成为滋润心灵的甘霖,培育健康人格的养料,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的载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9ab4a2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