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1课伯牙鼓琴教案》,欢迎阅读!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并能熟读成诵 借助注释、资料及文言文基础,读懂句子意思
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知“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21课《文言文二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伯牙鼓琴》。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三、理解古文
1、我们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古文还需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古文的意思,可以同桌合作。
指名说古文意思(相机指导理解: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什么样的琴声让人想到太山?而什么样的琴声让人想到流水? 括号里的句子是我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的想象。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一个学习任务。
2.想象拓展
伯牙是个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峨峨,江河滔滔。其实,他通过琴声,还能表现出很多动人的事物。想象一下,还可以表现出什么? 仿照句式说话:伯牙鼓琴,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提示:清风徐徐 春雨绵绵 芳草萋萋 云雾蒙蒙 波光粼
粼 ) 3体会情感 提示一:
伯牙用琴声抒发了自己志在大山的情怀,也用琴声抒发了自己志在大山的情怀。这高山流水代表着什么? 提示二:
锺子期不但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也听懂了伯牙的心志。所以,伯牙再一次发出了这样的感触——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琴也懂,心也懂,志也懂,这才是知音! 提示三: 创设情境1——
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地赶来与子期相遇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伤心欲绝的他做出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决定——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创设情境2——
听说是钟子期的父亲陪着伯牙来到子期的墓前的,当他看到伯牙摔琴的举动的时候,疑惑地问:“你为什么把这价值连城的琴给摔了呀?”伯牙是这样回答的——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创设情境3——
在子期墓前,伯牙还曾写下这样一首短歌,来追忆锺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小结:
伯牙,子期,一个是琴仙,另一个只是普通樵夫,为什么这两人能成为知音呢?——
是古琴的魅力,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四、再读课文
让我们边欣赏伯牙的《高山流水》,边再读读《伯牙鼓琴》,争取在课堂上背诵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2e2078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