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家谈散文 教案 (2)》,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谈谈初中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
二、学生朗读《白鹭》一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品读课文,分析内容: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③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3、细读课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①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水墨,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②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略)。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优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环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方法。 总之,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4、感悟美点,完成两个目标: (1)积累语言:《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语句转化和富有诗意及哲理的语句。 (2)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最后总结: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 三、总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 2、巧用衬托比较的手法。 以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
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则是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 四、布置作业
学生在课下自选一篇优美的散文,按照本次课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品评文章的练习。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郭沫若的《白鹭》,你对本文有何感悟? 同学们各抒己见。
二、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欣赏的。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然后认真研读晓雪的文章。
1、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 2、掌握文章的思路。 这篇随笔式的评论文,作者晓雪一开始表白了自己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并在第二段列举了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这一方面有力支撑了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对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了一个铺衬。
写其他作者的不同风格,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最终他还是要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因此下面就写了郭沫若散文的风格,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而且后者是自己更喜欢的,最后落实到《白鹭》上来。
第四段是本文的核心,它指出了《白鹭》一文的写作特点。这就是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则是“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描写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好像也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绝妙的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以此来表达对郭老的赞叹之情。
五、六两段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目的在于强化注重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姚鼐主张以阳刚和阴柔来区分文章的风格,引文部分则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晓雪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他“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文章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最后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原文,反过来赞美《白鹭》一文,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颇具匠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3fc6e39f12d2af90242e6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