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2023-01-21 04:04: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欢迎阅读!
孙思邈,文言文,译文,解析,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少即通百家,善言老、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欲官之,不受。显庆中,高宗召见,..

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其道如何?” 答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霜雪,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燋槁,发乎面,动乎形。天地亦然。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

照邻曰:“人事奈何?”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复问养生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生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

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

[]

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

1.下列对文中阴影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B.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C.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D.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2.下列对文中标注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古代国子学的学官名。主要职掌教授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1


B.太宗,和“文帝”“高宗”一样是帝王的庙号。开国皇帝常为“太祖”第二代多为“太宗”,这里是指唐太宗。

C.推步,推算天象历法,也指推命。古人谓日月五星转运于天,及其对人的影响,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

D.牲牢,古代特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祭祀者和受祭者的不同,以及所用牺牲的搭配不同,分为“太牢”和“少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年轻时就精通诸子百家,擅长谈论老子、庄周的学说,被洛州总管称赞为“圣童”

B.孙思邈学问渊博高超。他擅长阴阳、推步、医药,有自己独到的行医之道,孟诜、卢照邻等都尊他为师。

C.孙思邈不图功名利禄。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唐太宗想封他做官,后又请他做谏议大夫,他都不接受。

D.孙思邈思想天人贯通。他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无论行医治病还是行事养生,都要顺应天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f译成现代汉语。 (1)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养生之要”

【答案解析】

1.C;解析:原文标点: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2. B ;解析: “文帝”是谥号,不是庙号。

3. C;解析:请孙思邈做谏议大夫的是唐高宗,不是唐太宗。

4.(1)(孙思邈)称病请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赐给他骏马,送给他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让他居住。(得分点:第一句补出主语“孙思邈”第二句补出主语“唐高宗”“假”“居之”,大意对)

(2)“不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不因为付出了义举而感到内心愧疚”,这就叫做行为端正。(得分点:“为”“回”“义”“方之谓”,大意对)



5.①谨慎支配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自然规律。 ②对待大道、自然、万物、他人和自己有敬畏之心。 ③有忧患意识和戒备之心。 【参考译文】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3a67043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2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