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移居其一》原文赏析

2022-07-27 10:0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移居其一》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陶渊明,移居,赏析,其一,原文
《移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说明】

陶渊明约四十一岁时,从老家浔阳柴桑迂居于浔阳上京。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六月,诗人在上京之居遭火灾,房屋焚毁。两年之后,即义熙六年(410)九月后,又迁居南村,实现了他想往已久的愿望。这两首诗,就是他这次迁居后的抒怀之作。当时诗人四十六岁。 【注释】

(1)这首诗写迁居南村的原因和迁居后的乐趣。诗中热情赞美了南村素心〞人,表现了志同道合的高雅而纯洁的志趣。诗人与这些纯朴的素心〞人朝夕相处,无拘无束,叙谈往事,品评文章,感情融洽而欢乐无限。

(2)非为卜其宅:语出《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古人在建宅前,先用占卜的方法选取桔祥之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是为了选择好的宅地,而是要选择好的邻居。

(3)素心人:心地纯朴的人。数(shu )晨夕:渭朝夕相处。 (4)从兹役:进行这次劳动,指移居。

(5)弊庐:破旧的房屋。指移居后的住房。取足蔽床席:只要能遮蔽床和席就足够了。意谓只要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

(6)邻曲:邻居。抗言:直言不讳地谈论。在昔:过去,这里指往古之事。 (7)奇文:指好的文章。疑义:指疑难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2b6b174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5.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