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叹息——走进白居易

2022-09-08 09:1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穿越千年的叹息——走进白居易》,欢迎阅读!
白居易,穿越,叹息,千年,走进
穿越千年的叹息——走进白居易

作者:王靖涵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9年第2



[摘要]文章以白居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平以及他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进行介绍,尝试透过诗歌分析白居易不同时期的心境,探讨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界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白居易;诗人;唐诗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6-0068-02

清晨,随着香山古刹的浑厚钟声,天边渐渐泛白,东方的云朵微微发出橘红色,古都轮廓若隐若现。此时,“伊阙”的卢舍那大佛睁开清澈的双眸,独有的大唐风韵很难让人想起这片土地上的硝烟与困苦。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不会因艺术的浪漫而失真。纵使中唐之后的佛像雕刻得越来越精致,但依然遮挡不住沦落的浮华。在炫富显贵的沦落中,带着失意与落寞的白居易姗姗走,伊阙畔传出了诗人白居易的凝重叹息!

出生于小官僚家庭的白居易,曾经有着一段无邪的童年生活,然而战乱让年幼的他随家人背井离乡、颠沛淋漓。也许是这段“索米乞衣于邻群邑”的苦难生活,让白居易对底层百姓生活感受更加细腻。假如没有这段经历,或许就不会有锋芒毕露的讽喻诗,或许他的命运就改写了吧?历史没有假设,如有假设,不知多少先贤圣哲能避免坎坷的命运呢?

那是元和三年至五年,白居易官至左拾遗、翰林学;正值青年的他以极高的参政热情突入“大唐的建设事业”中。他充分利用谏官的身份优势,抱着“有阙必规,有违必谏”的态度,屡次上书,指陈时弊,为了实现大唐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他还创作了大量“唯歌生民病”的讽喻,如《秦中吟》《新乐府》。他的诗犹如一把利剑劈向当时的利益格局,如“甲天书税

金”“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这些诗句句刺痛了权贵的心。权贵心中燃起的是一把熊熊怒,他们“变色、扼腕、切齿”。他们冥思苦想寻找机会——一个让白居易栽跟头甚至终生不得翻身的机会。我们是多么期望风正气清能够战胜权术阴谋,然而历史是不以我们的期望为转移的。但这个机会还是来了,元和十年,堂堂宰相武元衡被盗杀,然而朝廷却集体失语。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这对充满正义的白居易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呀,但年轻气盛的白居易从未想到

“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当权贵们得知白居易是“上书言事”的始作俑者,他们窃喜不已,京城朱门顿时门庭若市,他们相互奔走、大做文章。繁荣的长安集市下早已暗潮涌动,白居易这条大船搁浅啦!不久之后,因“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朝廷将“元和才俊”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

这对充满激情、忠诚大唐事业的白居易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这一棒”来得太重、太重了,这一棒让他忐忑过、纠结过,不过最终他还是看透了险恶之极的政治斗争,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琵琶乐中急流勇退,避祸远害,他开启了“独善其身”的第二次人生创业。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赏惜白居易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担任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此时虽然白居易身处朝堂,但无奈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朝中朋党倾轧,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白居易心灰意冷,早已厌倦尔虞我诈的他也不愿趟朝中浑水,于是请求外放。只不过“元和才俊”的激情和梦想,在中国特色的内耗中渐渐被湮没。他的诗已没有锋芒,弥漫的多是哀伤与叹息。但白居易是一个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他在缄默中并没有消沉,以为百姓干实事、做好事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在勤政务实中,他从浔阳江头寻觅到香消玉殒的马嵬坡前,从卖炭翁蹒跚而去的泥泞官道到折臂翁四壁萧然的破屋,苦苦寻觅


心灵的栖息地。最终他的目光聚焦到了“洛阳四郊山水之盛”——龙门香山。当这位沧桑老人登临香山,望着眼前烟波浩淼的伊阙水韵和气势宏伟的洞天佛地之城,便一见钟情,久久不愿离开。正如他所言,“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伊阙的山山水水与香山寺氤氲的香火,抚慰了诗人的心灵。当他看到香山寺因年久失修而大唐风韵不在时,他捐资重修香山寺,并自号“香山居士”,与僧人结成“香山九老会”,香山寺里回荡着袅袅诗音。伊阙两岸也因诗人的到来,褪去了显赫的脂粉王气,多了一些飘逸的灵气。

从此,白居易的足迹踏遍伊阙的山山水水。“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及为山水游,弥得纵横顽。”在山水美景中,诗人对前半生的政治追求发出了这般感慨;对国家和个人,究竟是悲还是喜呢?每当良辰美景,他邀友人至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喝酒、吟诗、操琴,酩酊大醉,不亦乐乎。这种“闲适”的生活难道真是诗人所追求的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晚年白居易,琴酒不离其身。“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曾经激情高昂、怒斥时弊的白居易。“世间好物黄醅酒,下闲人白侍郎。”难道诗人愿意当“天下闲人”吗?琴声悠扬,斟一杯美酒,诗人吟出了多少的人生叹息!是呀,一曲“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穿越千年,唱出了人间几多叹息。在这淡雅的酒香中,在童子清脆的吟诵声中,白居易的人生琴弦弹完最后一曲后戛然崩断!家人根据其生前愿望,将其永远安放在灵魂的栖息地。从此,与香山寺的钟声一道余音绕梁的还有诗人穿越千年的叹息。

如今当我们沿着“白园”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不仅能感受到诗人“门前长流水,墙上多高,竹径绕荷池,回百余步”的恬淡独善的生活,更能体悟到诗人“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只不,曾经的盛唐并未展开宽广的胸怀容纳她优秀的儿子,她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宽厚仁慈的伊阙山水。伊阙山水毫不犹豫地伸开凝结着钟灵神秀的臂膀,为诗人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家园。在远离尘嚣的家园中,永远回荡的是诗人千年的叹息。在这叹息声中,留给我们的却是不尽的思考!

[ 参考文献]

[1] 王秀妍. 白居易纪梦之作探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5):68-71+95.

[2] 张淼淼. 白居易音乐美学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5):43-45.

(责任编辑黄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2ad40db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b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