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教学题目: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学 时:50分钟
教学重点:信息特征认识 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打开电脑,思考回答
时间分配 3分钟
教学内容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属于信息呢?(举例)请大家积极讨论,待会我会抽同学回答。 (互动问答)
是的,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是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 ,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 , 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 , 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 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二、正式讲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
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 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
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40分钟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 信息的价值性。
(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 信息可以增值;
(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 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 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 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 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 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 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 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 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27edd2c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