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荆公绝句云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篇一:王荆公绝句云阅读答案 课外文言文(8分)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2)旋改为“满”(3)凡如是十许字(4)始定为“绿”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小题3:这个故事表现了王安石的什么态度?(2分) 小题1:(4分)(1)他的(2)不久(3)大约,左右(4)才小题2:(2分)像这样共改动了十来个字,才决定用“绿”字。小题3:(2分)表现了他严肃认真,追求完美的态度。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旋”“始”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小题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是”“始”,最后疏通句子。小题3:试题分析:疏通短文的文字,了解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的言行的语句如短文最后一句分析人物的态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课外文言文(8分)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主要考查你对文言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文言文文体分类: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文体都有不同的分类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文体分类研究的开始,相关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充的《翰林论》、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昭明太子主导的《昭明文选》等。其中《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4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而《昭明文选》是一本分类很繁杂的选集,将所选的文章分成37类之多。明朝:明朝的吴讷著《文章辨体》、徐师曾著《文体明辨》,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都是讨论文体的重要著作。
文言文阅读考察类型及应对策略:初中语文中考中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等)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①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
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篇三:王荆公绝句云阅读答案 [甲]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为“不好”,改为“过”。旋又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 [乙]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 )(2)旋又改为“满” ( ) (3)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 ) (4)遂并辔而归 ( ) 2、翻译下列语句。 (1)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简答。 文(8分)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 答案【小题1】(4分)(1)他的(2)不久(3)大约,左右(4)才【小题2】(2分)像这样共改动了十来个字,才决定用“绿”字。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旋”“始”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是”“始”,最后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疏通短文的文字,了解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的言行的语句如短文最后一句分析人物的态度。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篇五:王荆公绝句云阅读答案
阅读下边一段古文,然后答题。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藏其草①,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
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几字,始定为“绿”。(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草,草稿。(1)文中王荆公指的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_。(2)文中表现王荆公反复修改过程的几个字是“初”、“___________”、“旋”等。(3)请用现代汉语解说:“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句话的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最后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请结合诗意说说“绿”字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解析: (1)王安石。(2)复。(3)像这样一共(推敲了)十多个字,才确定为“绿”字。(4)“绿”字不仅有动态,而且有色彩之美,诗人就像画家画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诗中流动着春的意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1e243c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