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理念

2022-12-05 13:26: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理念》,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浅析,本科,理念,培养


浅析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理念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师范教育传统的培养体系与模式已受到冲击,高等师范教育面向新世纪,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师资。已成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确立专业化人才的理念

教师专业化表达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一个合格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1 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个方面。其学科性知识由普通的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组成,可以通过教材获取。而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则需要通过把学科性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借助批判、反思和升华实践经验获得。这对在学习的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案例的评议、赏析和设计中间接获得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也可以通过教育见习实习,使学生直接地拥有这方面的知识。



2 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由学术研究能力、课程教学能力(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组成。这些能力都是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反思、探究、创新而逐步拥有的。为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技术对教学的基本技能、巧、方法进行选择性的模拟、演练、分析、讲评,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建设好实习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的机会,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教育见习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到小学去充当在职教师的助手,实地接触和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 专业道德。教师的专业特征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和专业准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这种影响能不能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师生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作为师生互动中的一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能否被学生接受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责任感驱使下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业、热情、诚信、自律、公正等优秀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势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感,教师的话学生才会愿意听:反之,缺乏责任感、懒散、冷漠、粗暴、虚伪、偏袒等拙劣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必然会使学生厌恶和排斥。教师的话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范生的专业品质教育培养他们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志愿献身教




育事业的精神。



二、强化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所以,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在未来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自己的背景知识,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我们的教师教育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民主、活泼的教学境中,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行为习惯,从而创造性地建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专业能力的创新,方面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完善,另一方面包括对他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超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执行者、模仿者和继承者,而应做一个决策者、创新者和设计者。我国的基础教育程改革,在新课程中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和结果方面,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在学生的教育和评价方面,提倡个性化教育,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学方法和过程方面,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三、树立合作型人才的理念

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社会学家认为,在未来世界里合作的交往要比竞争的交往显得更为重要,合作能力是2l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师范教育必须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未来教师的合作能力。



1 与学生合作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教与学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抛弃权力与服从,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唯命是从,这是合作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功的体现。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在师道尊严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关系,师生之间很难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实现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点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变课程




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与教师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与学生合作之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过去,学校里的一间间教室就仿佛一个个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教师与教师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虽然彼此心存好奇,但对于参观学习别人的课堂教学却感到迟疑。这种教师之间的互不合作、彼此孤立,不但使教师无法从同行身上汲取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容易导致彼此之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间彼此孤立的现状,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学计,乐于和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



3 与家长合作的能力。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但它又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因此,在未来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与学生家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034cb96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