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民间风俗

2022-06-23 17:55: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庆民间风俗》,欢迎阅读!
安庆,风俗,民间


安庆市民间传统风俗

民岁时节庆习俗

春节:俗称“新年”,与除夕相连,为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旧俗,农历正月初一,凌晨起,各家竞相鸣放鞭炮,谓“开门鞭”。全家正衣冠而祭天地、拜祖先,主妇拜灶神。然后依长幼序,向长辈拜年。摆设果点、元宝(茶叶蛋),全家围坐,互相祝福。能书者在红纸上挥笔书写,叫“发笔”。书写内容,士绅为:“昨夜仙童报到,××(当年干支)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商人为:“新正月发动龙虎笔,笔能生花,花能结果,果然如意,意中求财,财高北斗,斗大元宝”。满城鞭炮声不绝,一般商店停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游艺活动及表演,如舞龙、舞狮、玩大把戏和木偶戏、抽糖人、压四门室、压字韵、掷骰子等。路遇熟人,则拱手祝福:“恭喜发财”。初一不外出拜年,合家老小一起玩纸牌、麻将,赌点小输赢。做儿女的大都尽量输钱给父母,让父母开心。此日,不上门讨债催租,不与人争吵,不打骂小孩,不煮生食,不泼水,不扫地,不做针线。

初二初三:到叔伯和亲戚长辈家拜年。见到晚辈小孩,要给“压岁钱”红纸包。妇女拜长辈,要拎个红包袱包些糕点,不能空手拜年。

初四:给熟人、同事拜年。见面拱手,稍坐即走,叫“拜跑马年”。若主人不在或大门紧闭,从门缝中塞张贺年片,表示人到礼周。新年待客,先摆果点、烟茶,再奉上“元宝”(茶叶蛋)请客人“得元宝”。但若非至亲好友,一般不吃,说声“元宝归库”或“元宝存储”。新姑爷上门拜年,岳家用鸡腿款待,留饭不留宿。年过花甲之人,一般不再出外拜年。 正月初四后:同事、同僚、同业互请“春饮”。彼此请来请去,所谓“春饮不能吃,一席还一席”。

俗传初一至初八,分别是人畜、五谷的“生日”,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某生日晴,主所诞生之物盛,阴则灾。人们每日注意阴晴,以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尤其关注初七人的生日。

解放后,春节放假3天。大年初一各机关聚会团拜,然后领导到离退休职工家拜年。市领导到节日坚持生产的工厂企业单位向职工拜年。80年代后举行团拜的单位较少,或在节前聚会,总结一年工作市民也改变初一不外出拜年的习俗,初一起,亲友间即互相拜年。其拜年语,5060年代是“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至80年代“恭喜发财”又成时兴。

春节期间,市辖3区及搬运公司、建筑公司等常组织龙灯队上街献技,有的举办各种游艺活动和花展、灯展,街头鞭炮不绝,锣鼓喧天,入夜烟花弥空,喜庆气氛浓郁。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又名上七、人胜节。是日一早,家家看天气,以阴晴判断当年人丁之旺相与否。家家吃“长寿面”,互祝身体康泰。农村妇女喜于是日迎“筲箕姑娘”(紫姑神)扶乩,卜一年休咎;晚上则三五成群“赶毛狗”,说是赶走“毛狗”,年岁丰收。商店老板则于此日宣布职工留用或辞退,故有“伙计好做,上七难过”之说。

婚姻习俗

旧时,婚姻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礼俗繁琐,大致经过以下程序: 1、说媒:一般男孩十几岁时,父母即为之提亲,提亲对象要“门当户对”,即双方家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和文化道德修养相当。若是“亲上加亲”或“通家之好”结亲,认为更是美事。甚至还有提“娃娃亲”和“指腹为婚”的。提亲要托媒人进行,寻一既有身份又与女方父母熟悉的亲友充当红媒。一般人都乐意做红媒,说“做次红媒,能添十年阳寿”。

凡媒人为此事奔走时,男家均以酒食招待,不能怠慢,故有“媒八餐”之说。

2、请庚:若女方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将女方的生辰八字楷书于红纸,交媒人带给男方。此即“庚帖”,但非正式,故又名“草八字”。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婚,若男女八字互不相克,特别是女不克男,即留下此帖,以示应允。然后由男方择定吉日,请媒人将男方正式庚帖及糕糖、新衣、首饰送到女方家,再将女方正式庚帖带回。这叫“过庚帖”,等于订婚。

从此,两家就是儿女亲家。逢年过节,男方要向女方家送礼。

3、下报日:等到男大女大,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商议完婚事宜,若女方应允,则由男方择黄道吉日如腊八、十八、二十八、二月二等,用红纸写好送到女家。所择吉期一般有两个,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供女方选择,以避开经期。俗谓“骑马拜堂(指带月

经结婚),家破人亡”。吉期定后,女方姑嫂开始轮流请待嫁姑娘吃“劝嫁饭”。 4、过礼、陪嫁:迎亲日的上午(或前一天),男方要给女家“过礼”,一般尽量摆阔,以争体面。寻常市民为“边猪坛酒”(半边整头猪肉、一坛酒),外加鲜鱼、活鸡、糖包、龙凤饼、衣服、首饰等物,多少不限。用“春箱”(两人抬的木制大抬箱,可向轿行租用)抬送,媒人亦陪同去女家。女家酌予糕点,以示回礼。女方父母若嫌礼物少了,责骂男方,男家也只好忍受,此谓“抬头嫁女,低头娶媳”。贫苦人家过礼,最少也要拎个腰篮礼,做两套新衣。女方嫁妆也用春箱抬到男家,一般平民嫁女陪“三盆两桶”(面盆、澡盆、脚盆和提桶、马桶)、一铺一盖(被褥),外加衣物若干。富有者另陪箱、柜、四季衣服、金银首饰、各种日用品和化妆品,箱子底下放有“压箱钱”,甚至还有陪田地、房屋契约的。最贫苦人家也




要陪所谓“一头”(梳头盒)“一尾”(马桶)另做两套生布(布料未下水)裤褂让女儿穿到婆家去。褂裤要用条子布,忌用格子布(格与隔谐音,不吉利)。不论嫁妆多少,都要有一盏灯(曰“万年灯”)、两双鞋(曰“男女同鞋”)、一对碗(曰“衣禄碗”)、一个马桶(曰“桶”)。 5、迎亲:结婚之日,一般雇用茶担(专营此业名茶行),每付茶担有二三人携带烧茶铜壶,盛茶盖碗和毛巾等为来宾泡茶,打手巾把。迎亲租用4人抬的彩花大轿,由搀新奶奶(“有福”的中老年妇女担任,着红袄、红裙)用红纸捻子在轿内四周探照,以象征性手式“锁”好轿门,然后鸣放鞭炮“发轿”。花轿前后簇拥着灯笼火把,四对红纱宫灯,四名喇叭乐手,富有者还请鼓乐队,一路吹吹打打,招摇过市。到女家后,女家放鞭炮迎接花轿,却突然关上大门。男方要将钱用红纸包好塞进大门,叫“开门礼”。大门始开,花轿方得进入。新娘上轿前,先由“有福”妇女用男方送来的红绿线“开脸”,绞去脸颊和颈上毫毛( 婚姑娘不能绞去毫毛,所以叫黄毛丫头)

服饰习俗

晚清,男子以大襟长衫为常服,其长及踝,其色多蓝、灰,夏单冬棉,春秋季节常于衫外加一马甲。一般平民,长衫布料为棉布;官绅富户,则为呢绒绸缎,夏葛冬裘。妇女常服为长袖宽腰大襟褂,其长至膝,多镶滚阔边,下着抄腰裤。男子礼服为新长衫,外罩马褂。女子礼服为长裙短褂,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裙有百折裙、凤尾裙。褂长及腰,裙则拖地有余,不令足尖外露。礼服平时闲置,外出作客或祭祖敬神时才穿。时俗,参加喜庆典宴应着礼服,否则为不吉,为失礼,为丢身份。故富者备有四季礼服。贫者遇有庆典,常借他人衣服。城市卖苦力者,上着对襟土布短褂,下着抄腰裤。夏日,则上身土布背褡,下身齐膝短裤。更有贫者,常年衣不遮体,旧衣补丁迭加,还要留传后代;往往一生仅穿3次新衣,即出生、结婚、入殓时。

男子剃发梳辫戴帽。帽有瓜皮小帽、毡帽、凉帽、风帽等。一般市民常戴小帽。着礼服时则配以“六合一统”瓜皮帽,帽前常镶有翡翠帽饰,亦有戴洋礼帽者。卖苦力者夏戴凉帽,冬戴毡帽。辛亥革命前夕,亦有少数青年剪辫露顶,以示革命决心。妇女发式颇多,少女有朝天双丫小辫、留海、单辫、朝天双髻等,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妇女脑后梳髻,俗称“粑粑鬏”。

袜多为白色布袜,鞋多为黑色单梁鞋或小圆口布底鞋。冬季着单梁棉鞋,个别富户着裘皮软靴。妇女自七八岁起缠足,称作“三寸金莲”。

妇女穿耳眼、戴耳环。富户妇女,则指戴金戒,腕笼金镯,髻插金钗玉簪。但一般不化浓妆,作客时薄施粉黛,以端庄为时尚。老年男子常腰间佩玉,谓佩玉可使步履安祥。 雨雪天,打油纸伞,或戴斗笠,披蓑衣,足踏钉鞋。胶鞋为舶来品,仅少数富户子弟穿着。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发,女子放足。年轻男子多剪西装头,老人则喜剃光头。亦有遗老遗少仍留长辫。

袁世凯当政时,定有昼晚大礼服、昼晚常礼服四式,大礼帽、常礼帽两式。但礼服在安庆并未推广,唯边缘微卷之常礼帽较为流行。

民国初,上层社会人士或穿长袍,或穿西装。亦有长袍长褂、西装革履皆备,依交际场合及上司好恶不同而随机易服者。其后,公职人员多穿中山装,亦有着西服、长衫者。而皮鞋、礼帽、墨镜、文明手杖则风行于上层政界人士中。一般市民穿绸大褂、纺绸褂裤较普遍。妇女穿旗袍,着缎鞋,梳长髻发,少数烫发。女学生穿白衬衫套蓝短裙,天足,着方口布鞋,剪留海式短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官绅衣饰又有变化。男着长衫,外套呢大衣,理满发头。妇女烫发吹风,涂口红,穿小腰身各色旗袍,着半高跟鞋。贫民衣着无大变化。

解放初期,老解放区流行的八角帽、军服、工人服备受推崇。50年代,干部及知识分子男穿中山服,女穿列宁装,男女工人穿厂服,家庭妇女喜穿英丹士林对襟褂,各种服装多为蓝灰色调,唯小女孩穿一点花布衣。

人际礼节习俗

叩首、鞠躬:叩首俗称磕头。旧时,祭天祭祖敬鬼神及婚丧大典中行跪拜礼,晚辈给长辈拜年拜寿亦须磕头。民间处理纠纷时,理亏之方则以磕头赔礼认错了事。解放后废磕头礼。但丧祭时叩头之风仍存。鞠躬礼始于民国。政界、教育界普遍行之,学生见教师鞠躬为礼,“文明结婚”亦鞠躬如仪。解放后凡过去磕头场合多以鞠躬代之。

拱手、握手:清末民国初,熟人见面或迎宾送客皆双手抱拳拱手为礼。20年代后改拱手为握手。现在握手为普遍礼节。男女之间握手不多,大都以点头问好代之。不常见面或初见面者用握手礼,常见面熟人或关系较一般的人,点头微笑即可。

称呼:解放前人际称呼十分注重尊卑,对士绅和有身份的称“大人”、“老爷”、“少爷”、“老太太”、“太太”、“少奶奶”、“小姐”等,对商人称“老板”,对普通人称“老赵”、“老钱”。市井间还喜对一家兄弟数人分别以姓氏加排行加“爷”或“老板”称之,如“赵家二爷”、“钱家三老板”。被称对象,可不论身份。对小孩则称为“小赵伢子”




或“钱家小三子”。解放后,正规场合称“同志”,对熟人称“老赵”、“老钱”,对老人尊称“赵老”、“钱老”,对年青人称“小赵”、“小钱”,对有职务者多称官衔如“赵主任”、“钱科长”,对担任副职者称官衔一般都去掉“副”字。文化大革命”后期以称人为“师傅”表示礼貌。70年代末,讲究学历,尊师重教,又以称人为“老师”表示敬重。80年代,“老板”“先生”“小姐”“女士”的称呼重新出现。

设筵待客:解放前,设筵请客要事先送请柬,临时还要派人三请四催,以示诚意。入席时,客人间拉扯让座,最后一般以主人所请的主客坐首席,余则按身份高低年龄老少往下排定。方桌以进门左边上方座位为首席,右边上首为二席,余以此类推。圆桌则以面朝大门座位为上座。生人(与在座不熟识者)一般坐下首。开席后,主人向首席敬酒,继向全席各座分别敬酒。接着首席向主人回敬,全席向主人回敬。再接着,客人互敬,然后随量而饮。正式酒筵,一般不闹酒,以防失礼。散席后,主人殷勤送客,如客人带有跟班车夫,要给饭食和赏钱。旧时男女不同席,妇女一般也不参加社交。至亲好友携女眷来,也只在内室招待。婚丧大典,至亲中多妇女,则另开女席。女客携小孩来,须赠以大糕,取吉祥意。解放后,设筵待客一般不太讲究座次,男女同席也习以为常。

亲友应酬: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礼,女婿给岳家是逢节必送礼。礼品除鸡鸭烟酒外,端午绿豆糕、中秋月饼、春节糖包不可少。礼品忌单数,以双数为吉。儿女亲家、朋友间也不时互有馈送,特别是外出他乡不忘给至亲好友带点外地土特产。市民讲究礼尚往来,谚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朋友间的友谊有时还沿袭到下一代,形成世交“通家之好”。

回民习俗

安庆回民大多集中居住,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对伊斯兰习俗的坚守和对汉习俗的融合。解放前,安庆回族全民信教。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伊斯兰教的道德准则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施舍穷人、拾金不昧、诚实经商为安庆回民的传统美德。因此,一般商店都愿招收回民学徒。

回民还把举五功作为自己的“天命”。五功即念、礼、斋、课、朝。念:即赞念真主。按照伊斯兰教要求,要大声诵念经文,以让在场的人都能听到。但安庆回民大都轻声吟诵或心中默念,这主要是因为生活在汉民之中,怕引起误会。礼:即礼拜。按伊斯兰教规定,每天要5次定时礼拜,即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另有星期五的“主麻”拜(聚礼)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尔以德”拜(会礼)解放前常年坚守“五时拜”的人很多。有的老人实在去不了清真寺,就在家中向西方礼拜。有的老人每日还额外加点份量,以求还清年轻时的“积欠”。斋:即斋戒,安庆回民称为“封斋”或“把斋”。每年斋月,要求全月封斋,即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还要求心洁性明,口无妄言,心无妄念,行无非礼。解放前,回民中老人、妇女(除怀孕、哺乳者外)普遍坚持斋月全部封斋,有职业男子则封1天、3天或7不等。封了斋的搬运工、挑水夫虽粒米未进、饥肠辘辘仍坚持重体力劳动,教师、商人虽滴水不饮、舌敝唇焦仍坚持讲课、谈生意。由于自幼受此锻炼,从未发现有人因封斋而饿昏、累垮的。也有些人不能参加封斋,就向贫苦封斋者赠送开斋食品或向清真寺捐款,以补偿缺斋之过失。课:即完纳天课。主要用于济贫,可直接将天课散发给穷人,也可交清真寺代为散发。解放前,安庆回民中贫苦者甚多,小康回民家庭都能自觉以天课济贫。朝:即朝觐。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一生中至少要到沙特阿拉伯麦加城朝觐一次。明清两代,安庆回民实现朝觐宏愿者颇多,旅途中还兼营珠宝买卖,还有人带回眼镜和制镜技术。因此,古董、眼镜两大行业过去在安庆多为回民所经营。

过去安庆回民犯有过失,经人指出,或自己良心发现,便以到清真寺做“讨白”的方式表示忏悔。做讨白时要说出自己过错,由阿訇念一段《古兰经》,犯过错者跪而听经,错误严重者由阿訇以蒲草鞭作象征性鞭笞。老人临终,也常请阿訇来家,向阿訇忏悔一生中的罪过,以求得真主宽恕。讨白若事涉隐私,阿訇必须保密。

安庆回民崇尚绿色,清真寺多用绿色装饰,阿訇“挂帐”(学成毕业)时穿绿袍,远郊回民进城过开斋节时打绿旗,逢节庆悬挂横幅用绿字书写等。崇尚单数,以单数为佳,为尊。逢开斋节清真寺散发“口道”(一种油炸面饼),以35个作一包,平时给老人送礼亦以3包、5包为佳。崇尚右向,以右手为尊,座位以右侧为首。舀水要顺倒,即右手持瓢向左倒水,反之则不能饮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c59f8dcc22bcd126ff0c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