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2022-04-08 01:49: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事业单位,思考,加强,行政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作者:张晓东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总额也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控及内部监督力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会计体制改革,成为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脱节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下所采用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会计制度加会计准则的模式,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计量、记录、价值确认等的标准,它的范围较广,内容涉及面较宽,但不具体,而会计制度则与之相反,制度的内容较为具体,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框架设计的形式,这就造成了制度与准则严重脱节,不能连贯使用,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2.财政监管没有力度

第一,各个部门都以自我为核心,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为争业绩,不按实际基数预算为起点,导致预算数据不准确。第二,在资金的使用上,没有严格的管控制度,财政拨款使用大手大脚,浪费严重。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部门对预算项目的设立含糊不清,日常基本支出与项目建设等支出混为一谈。第四,财政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大量的专项资金,没有做到专项使用,只注重了预算审核流程,而对实际应用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落实。

3.财务内部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职责不清,职务不分,还有的单位一人兼多职,这就给了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可趁之机,造成假账、乱收费等现象的出现,扰乱了正常的财政秩序,也损坏了国家利益。另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虽然较为完善,但却没有认真地去执行和落实,致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4.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因素

第一,折旧提取的问题。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只对固定资产的转出、报废、毁坏等做了有关的规定,却没有明确的折旧提取制度,这就方法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出现各种弊端。(1)固定资产价值不准确,因为没提折旧费,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其账面原价值与现在的净价值额会相差越来越大。(2)净资产数值不准确,没有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还在账面上保持着它的原有价值,其实实际的价值额已经缩水很多,这样就造成了资产净值虚增的现象。另外,这种没有折旧费的核算方法还在一定程度上使盈余也得到了虚增,违背了会计中的配比原则。第二,没有“低值易耗品”科目。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范围较宽,凡是500-800元以上的设备都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而且在使用年限达到一年以上的设备,即使价值没有达到标准,也可以计入固定资产范围内,所以那些诸如电话、桌椅、板凳等多数办公用品也在固定资产中进行核算,但这些物品,如果在企业中则属于易损件,更换率高,使用频繁,应该在“低值易耗品”科目中体现,而在事业单位里这个科目是个空缺。




二、解决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现状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体系

第一,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管理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基础保障,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更是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关键。只有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会计制度细则,才能保证其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人是进行一切活动的主体,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行专业会计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做到一年一培训,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且支持并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深造与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建立一支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

2.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预算的编制一定要做到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的了解,包括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设备配置,各部门之间要做到相互协调与沟通,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才能更加的详细、实用,才能与应用额度相对应,使预算管理真正的贯穿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中。

第二,预算管理也要进行绩效考核,将绩效的全过程纳入预算编制的总过程中,使各部门的预算成绩与绩效管理挂钩,年底可以进行部门间的制度考评,并与个人收入及集体荣誉相结合,对各项开支都能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执行的部门给予佳奖。

第三,在事业单位做预算编制时一般都是在上个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进行本年度的预算编制,其实,应该根据单位每年的实际情况,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及以后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可能会再发生的支出进行会计预算的编制,并对当期各个项目支出额进行审核,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加强预制度管理,合理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情况,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财、物的浪费,提高财政预算的管理水平。

3.监督机制的强化管理

第一,内部监督机制的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制其实就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防范各种财政风险发生的管理机制,它需要完善单位内部的各个机构设置,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责、权、利清楚明了,加强对人、财、物的监管。尤其要杜绝那种一人身兼多职的状况,可以建立岗位轮换制,使各岗位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监督、牵制关系,这样就更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稽查制度的实施,就能使财务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一股力量,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各个财务细节的合法合理。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防范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以及腐败造假行为的倡行,实现财务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第二,外部监督力度的加大。外部监督主要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所进行的财务监工作和实施的监督机制,要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一是日常审计工作要加强,因为事业单位与厂矿、企业不同,有必要进行跟踪审计;二是要把审计责任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挂钩,让单位领导人对监督工作加大重视度,建立考核机制,带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要加大监察关注度,实行财务公开制,让全民参与监督,可以让审计与财政单位联合起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共同监督,以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合法而有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会计行规范性不强,会计预算真实性差等等问题,这就给财务管理工作科学性、有效性及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只有加财务管理力度,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化程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立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管理观察,2014,14:95-96.

(作者单位:61175部队财务军需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6e460c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