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泰山诗与泰山文化》,欢迎阅读!
唐代泰山诗与泰山文化
摘 要:本文从唐代各时期,对关于泰山的诗进行分类。概括为三类,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
丰富了泰山文化的蕴涵,成为泰山文化中耀眼的一环。透过诗歌更好的了解泰山丰富的文化,同时还能了解初盛唐和中晚唐士人阶层精神风貌。
关键词:泰山诗 泰山 文化
泰山不仅风景独特,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它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泰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众多考古资料证明,泰山地区几十万年以前就是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泰山地区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泰山作为中华民族崇拜的圣山、神山,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积淀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其中包含了诸如景观文化、封禅文化、宗教文化、石刻文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等等许多方面的内涵。
历代歌咏泰山的诗篇浩如烟海,唐代作为诗国的高潮,诗人们创作的泰山诗歌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前人,据笔者统计《全唐诗》收录的关于泰山的诗歌已达110余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泰山文化的蕴涵,成为泰山文化中耀眼的一环。唐代各时期关于泰山的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其一,作为帝王封禅主要场所的泰山封禅诗歌。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活动中最为隆重的一种,唐代泰山诗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便是写封禅祭祀的应制诗和颂诗。这些封禅应制诗和颂诗多创作于初、盛唐时期。唐朝在初盛唐时期,曾先后三次封禅泰山,足见当时国力之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未能再行封禅之礼,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中晚唐时期没有关于泰山的封禅诗,只有少数诗作或是追忆当年封禅盛景,或是期盼再行封禅之礼。唐代社会的盛衰变化在初盛与中晚唐诗人泰山封禅诗作中最可显现出来。封禅作为封建时代最重大的祭祀典礼促生了包括泰山封禅应制诗歌在内的封禅文学的产生。尽管从文学艺术角度而言,这类诗歌艺术价值不高,特色也不明显,但是它忠实记录了封禅大典,又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文化以及时人对于封禅的心态和评价,使得后人能更好的解读封禅文化,再现当时的封禅盛况,考察唐代的政治、文化以及泰山的封禅文化等等,因此,这类诗歌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无可替代,不容忽视。
其二,以泰山景色作为描写对象的泰山山水诗歌,以及借泰山来“喻道比德”的酬唱赠答诗歌。唐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士人在这种相对自由、活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中,漫游山河、寄居山林,泰山也成了唐朝文人争相奔赴游览的圣地,因此以泰山景色为描写对象的山水诗歌和交游中产生的酬赠诗歌成为唐代泰山诗的一大亮点。这些诗歌从写作时间来看基本都是在初唐、盛唐时期,以盛唐居多。安史之乱后,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泰山地区藩镇割据一方,不仅盛世的漫游之风无以为继,士人也很少到泰山一带任职,因此,中晚唐诗坛关于泰山的山水和酬赠诗歌就很少了。这些山水和酬赠诗歌,或是借描绘泰山宣扬儒家正统思想,或是通过写泰山壮景以抒发时空感慨和人生哲理,或是借咏泰山祈愿国泰民安。不仅描绘泰山辽阔雄大的美景,还抒发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壮志,充溢着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千百年来不断地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激发人们攀登绝顶,开阔胸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了儒家士大夫阶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在唐代大量的泰山山水及酬赠诗中,还有一部分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这些作品或是写诗人寻访道教名山,或是写与道士交游仙道,或是写远离尘世俗的游仙生活,不仅描绘出了泰山清幽奇峻、超然世外的景象,还透过对这些景色描写,表达出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清雅脱俗人格的理想和愿望,通过寻访泰山、交游仙道,诗人们贴近自然,感受山水之美,过着远离尘俗的游仙生活,因此诗作更多的显示出了唐代道教文化对当时士人精神的影响,尤其在唐代的泰山山水诗中,这
种道教文化的影响较之儒家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使这部分泰山诗呈现出了潇洒飘逸、自由奔放、卓然不凡的仙风道气。
其三,把泰山意象看作人死后灵魂归宿而作的伤悼诗歌。初盛唐的泰山伤悼诗不仅有对死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哀悼,更传递出一种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甚至体现了乐生的思想,表现出诗人借助泰山寻求世俗生命的超越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使得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中晚唐时期关于泰山的伤悼诗歌较之初盛唐数量有所增加,诗歌的情感基调亦或是诗人的创作心理也与初盛唐时期大不相同,描绘的场景凄凉、充满叹息,显示出一派日暮穷途的景象,充满了无可奈何、冷漠孤寂的感伤情绪。在唐代泰山伤悼诗中,泰山所象征的意蕴内涵与泰山崇拜、泰山神文化及神话传说是密切相关的,在古人的泰山崇拜观念中,把泰山看做人死后灵魂的归宿,把泰山神看做掌管万物生死的“司命神”。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这些数量较多的关于泰山的伤悼诗歌,反映出泰山神文化方面,唐代泰山神信仰进入了鼎盛时期。另一方面,较之初盛唐时期的伤悼诗作,中晚唐伤悼诗的伤逝主题和凝重悲恸的基调,正是安史之乱后,士人阶层内心遭受重创的真实写照,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对死者的伤悼,或许还有对于被战乱摧毁的盛世大唐的哀悼和追思。 透过唐代这些不同类型的关于泰山的诗歌,我们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泰山的封禅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以及泰山神信仰,同时还能了解初盛唐和中晚唐士人阶层精神风貌的嬗变,进而把握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盛衰变迁。
参考文献
1. 泰山文化的灿烂瑰宝--诗歌 .泰安市人民政府网 .2010-03-29 [引用日期2012-010-10] . 2. 诗歌,泰山文化的灿烂瑰宝 .世界华人周刊 .2010-04-28 [引用日期2012-010-10] . 3. 历代先贤咏泰山诗集 .百度 .2011-09-09 [引用日期2012-10-10] . 4. 诗歌,泰山文化的灿烂瑰宝(序言) .人民网 .2010-03-27 [引用日期2012-010-10]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450388a300a6c30c229f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