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郭店楚简〈〈老子〉〉释读札记四则》,欢迎阅读!
郭店楚简〈〈老子〉〉释读札记四则
为了真正了解郭店楚简〈〈老子〉〉的原始旨趣,我们在注释时需要认真探索,仔细思考,以免再度陷入 历史 上误解老子(指老聃)思想的怪圈。笔者现就释读楚简〈〈老子〉〉字词句时的几点体会求教与方家。 一、 楚简〈〈老子〉〉甲第 8 —— 10枚竹简 内容 (P3) (与王弼本第15章相应)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弱)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夜乎奴(如)冬涉川。猷乎其奴(如)畏四邻。敢其奴(如)客。涣乎其奴(如)怿。屯(敦)乎其奴(如)朴。沌(原字从土)乎其奴(如)浊。竺(孰)能浊以朿者,将
清。
竺(孰)能仄以往者,将余生。保此 [彳人亍]者不谷(欲)趟吐。 ( 转引自 老聃:《楚简老子原文》,出处:老子文化网 发表日期: 2003 年 6 月 13 日 HTTP://WWW.LAOZI.NET , 以下所引释文出处相同,不另注) 笔者认为,此处的“颂”(原楚简释文为“容”),应解释为“形容,描述”。有学者认为,此处“容”作“从容”解,“为之容”即“行为从容”,当为非。我认为此处断句应为“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弱)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 、“韬光养晦,不可矜夸”,如果解为“行为从容”当与老子主张不协调,更何况后面是对“善为士者”高深莫测、行为谨慎的描述。 二、 楚简〈〈老子〉〉甲第 10 —— 12枚竹简内容 (PP3-4) (与王弼本第64章相应)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古亡败,亡执古亡失。临事之纪,谨(慎)终女(如)始,此亡败事矣。圣人谷(欲)不谷(欲),不贵难得之
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古圣人能辅万勿(物)之 自然 而弗能为。 关于此处的“教不教”,大部分学者认为是“以不对老百姓进行训诲为教”的意思,但如果这样解释,则与后面“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而弥补众人的过失。因此,圣人辅助万物自然生化而不勉强作为)意思相反。其实老聃并不主张“愚民”政策,相反他主张“继智弃辩” ( P190 ) 、“教不教”、“ 学不学”。 要“能辅万物之自然”和“复众之所过”还是需要一种手段,那就是“教不教”(前一个教是动词,后一个教与“不”一起构成名词)。如果“以不对老百姓进行训诲为教”,那麽怎能使众人有所醒悟而闻过自返呢?老子反对的是“强力而为”和“勉强执守”,却不是“完全的无为”,他的“无为”思想是有一个“度”的。故“教不教,复众之所过。”应释为“教导那些没有受过 教育 的人,使他们有所醒悟而闻过自返。” 同样, 楚简〈〈老子〉〉丙第 13枚竹简内容 (P10) (与王弼本第64章相应) 中的“ 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能辅万勿(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之“ 学不学”应解释为 “ 学习 那些没有学习过的知识”,而不是“以不学为学”。 我想这一点应该引起大家注意。并且此两处也是儒道关系需重新定位的一个有力证据。 三、 楚简〈〈老子〉〉甲第 21 —— 23枚竹简内容 (PP4-5) (与王弼本第25章相应) 又状虫成,先天地生,敚 [糸禾],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下母。未智(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又(有)四大安(焉),王居一安(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人认为“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 ”中的两个“大”字都应读为“太”音,也即“太一生水”中之“太”,是“道”的别称。下文的“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学界一般将“王居一安”理解为“圣人是四大之一”,“一”为数词。但仔细考察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此处的“一”实为“道”之别称,“居”由“处于、位于”之意引申为“持守”。因为本章主要是讲“道”的产生和特点,重点都是围绕一个“道”字。在老子心中,圣人和天、地、道一样有着崇高的地位,因为他持守着道,从而老子将他与天、地、道一起并列为四大。如果将本应理解为“圣人持守着道”的“王居一安”理解为“圣人是四大之一”,那不但是肤浅的解说,而且背离了老子的原始旨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2921c6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