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张建华
“植树问题”是新教材四下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个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以及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本单元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端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三种情况;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等。
教学时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从而建立“植树问题”数学模型。
教学中在处理教材时我作了大胆的修改:
1.把例题改为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不规定两端的栽树。(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学生猜测需要的棵数,在不同的答案中引起质疑。
2.改小数据,路的长度改为20米,渗透“以小见大”的思想。 二、注重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第一次通过泡沫条上模拟植树,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第二次改变间距,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再次验证,并完成表格,从而发现规律。在用“数形结合”方法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精神都得到一定的培养。
这节课虽然不乏成功之处,但也有许多遗憾。
1.操作的实效性。在学生画图探究间隔数和棵数的规律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小组比较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其次是操作方法交待不够清楚,以致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出现操作困难,影响操作效果
2.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应该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间隔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特别的复习,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下手。
3.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虽然这节课给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之处,但它毕竟是我精心设计的一节探究课,是我对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为了让每节课的遗憾能少
一些,我会继续为之努力。但愿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的更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0f9a70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