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

2023-02-08 23:02: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愤陆游》,欢迎阅读!
陆游
陆游的《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一、爱国诗人陆游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二)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陆游的爱国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 爱国精神是贯穿陆游诗集的主要线索,也是陆游诗歌的灵魂。林景熙指出:“前辈评南渡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悲惋实同。”(前辈们评价宋朝南渡后的诗人,认为陆游很像杜甫,言下之意是陆游时刻都不忘记收复中原,思念故国的心意,陆游和杜甫的悲愤和惋惜其实是一样的!)

二、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翻译: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满腔愤恨,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如山。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练习:

1、感情:渴望恢复中原,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2、手法:

1对比。早年壮气如山,而今衰鬓苍颜,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慨。

2意象叠加。颔联通过六个意象,回忆了两次击败金兵的胜仗,表达对如今统治者不思恢复的愤慨。

3比喻。“气如山”,表达诗人恢复中原的豪情;以“塞上长城”自比,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土、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气魄。

4用典。“塞上长城”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尾联借用诸葛亮的典故兼反问,既抒发了国无英雄的愤怒,又以此自勉,表明诗人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的志向。

5虚实结合。前两联回忆过去,是虚写;后两联是现在,实写。虚实结合,书写了诗人的种种愤怒。

3、诗题为“书愤”,通篇虽无“愤”字,但句句有“愤怒”,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首联,金兵入侵,国土沦丧;(2)颔联,统治者投降弄权,不思恢复;3)颈联,诗人壮志难酬,岁月蹉跎;(4)尾联,国无英雄,国无明君。

4、联系历史背景,为什么陆游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游诸葛武侯书台》 凛然《出师表》 ,一字不可删。 《感秋》

【答案】《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的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f0f60d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