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作文指导训练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doc》,欢迎阅读!
高屮作文指导训练:一方水土养一方“文” 小引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殊不知,我华夏大地人文资源丰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民族民俗风情的感化力、历史古迹的吸引力,都是収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所以, 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文”。
扬州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圈可点的人文景观,可叹可赞的民情风俗,皆可入诗 入文。江山留胜迹,名士爱登临。就说我们学校的所在地一一邵伯,乃是苏北古镇,甘棠树、 斗野亭、铁牛湾、梵行寺……胜迹甚多。翻开《邵伯诗集》,苏东坡、文天祥、黄庭坚、晁 补之等名家都曾留下诗文佳作。而这些人文景观、诗词歌赋,不仅使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 熏陶,更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师例文【一】 淸纯高雅扬州月 徐思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宋代箸名诗人苏东 坡对明月的感怀。的确,千百年来,面对一轮皓月,多少文人墨客生情抒怀,写下了脍炙人 口的诗篇。他们或吟商旅垂青的“茅店月”,或颂征人钟爱的“关山月”,或叹游子思乡的“床 前月”,或歌少女寄情的“西厢月”……完全可以这样说,一百个文人眼里就有一百种明月。 不过,我认为令人最难忘怀的似乎还是文人笔下那清纯高雅的扬州月。
隋朝修凿了大运河,它催育出了一个富甲天下的唐代扬州:春风十里,•商贾云集。“天 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朝诗人徐凝出语惊人,勾勒出了扬州月的妩媚丰姿、 飘逸神韵。“三分”与“二分” Z比,显然不能以常理论Z,但这种极富情趣的夸张说法却 传神地凸显了扬州月动人的艺术魅力。吟诵之余,人们怎能不对之怀有如痴如醉的向往之 情?描画扬州月,杜牧当属大手笔。他那“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的吟咏,引人置身于 清辉普照、笙歌萦耳的扬州古城;而“十里画卷新阎苑”、“二分明月正当头”,则足以让人 凭添指点江山、潇洒一生的豪情。特别是“二十四桥明月衩,玉人何处教吹箫”,这诗句早 己万口传诵,成了千古绝唱!相传当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挑选了 24名妙龄宫女,让其在桥 头伴随东升皓月,抚琴弄箫……今天你若有幸游览瘦西湖畔的二十四桥景区,驻足于熙春堂 前,欣赏毛主席亲笔题写杜牧诗句的刻碑,遥望星空皎皎圆月,凝视湖血粼粼碧波,倾听远 处传來的悠悠箫声,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被杜牧称为“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 侯”的张祜,他的诗句虽未直接写扬州月,但这月明桥却是扬州观月的好景点。当然除月明 桥外,还有问月桥、待月亭、二分明月楼等皆是赏月佳处。平山托月、和沟残月、五亭映月…… 每个景点都显露出扬州月的高雅清纯。瘦西湖内的小金山有座水榭式的建筑一一月观,是观 赏的扬州月的绝佳之地。当年郑板桥曾于此手书一联:“月來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诗人只 用寥寥10个字就将“月、云、天、地、山、水”联缀一起,构成了一个绝妙的神奇之境, 令人赞叹不已!
古人笔下的扬州月之所以可赞可叹,不仅在于它能状“竹西佳处”繁华美妙之貌,还在 于它能传“淮左名都”浩然正气之神。宋代词人姜夔创制的《扬州慢》抒发了 “《黍离》之 悲”,那“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词句,真是扣人心弦、震人心魄!景物依 旧,人事己非,扬州月“冷”而“无声”胜有声,牢记着家仇国恨!若是再到梅花岭访史公 祠,一字一顿地朗读那“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联语,此时你就会觉得极通 灵性的扬州月乃是爱国者高尚纯洁灵魂的化身,是扬州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象征。
人们常说,描写月亮的诗文没有一篇能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相媲美的。此论得算 不得偏颇。单吟诵《春江花月夜》这题目,我们就觉得美极了。明代竟陵派领袖仲伯敬赞誉 道:“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清人王闿运则说:“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殊不知,这首“孤篇压全唐”的诗作 者却是个土生土长的扬州
人。试想,他心头跃动的不就是一轮清纯高雅、无与伦比的扬州月?
(摘自《语文知识》) 教师例文【二】 二十四桥名闻天下 徐思明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初教吹箫? ”唐代诗人 杜牧这首意境优美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作,千百年來广为传诵。文化古城扬州的二十四 桥也因此名闻天下,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二十四桥是座有24个台阶的单孔石桥,长24米,宽2.4米,两侧围有24根玉石栏杆。 栏板上雕有云纹图案。这条造型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曾一度废气,90年代初才恢复原貌,并 建成了包括此古桥在内的二十四桥景区。江泽民总书在1990年3月接见台湾“统联”访问 团时就曾深情地提及了家乡扬州的二十四桥,“我小时候一直找这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如 今己经恢复了原貌。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希望你们到扬州看看……”
二十四桥东连望春楼,西接熙春台,一桥飞架,水从玉练腰间过,人在金鳌背上行,有 腾云驾雾的飞升之感。那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景,也是二十四桥的依托,琉璃碧瓦, 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富丽堂皇。这里竖有毛主席亲手书写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的石碑, 碑上之字斜正参差,亦行亦草,笔力遒劲,气势磅礴。这一艺术珍品使二十四桥更具文化特 色,故成了二十四桥的重要景观。
“桥边红药”是二十四桥一景。和二十四桥隔湖相望有一玲珑花界,相传为当年乾隆游 瘦西湖时观赏芍药Z处。每临花期,在用太湖石叠成的花坛里鲜花争奇斗妍,红的如绛缙, 素的似白雪,绿的若碧绡,黄的同金袍……如织游人至此,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扬州芍药 甲天下!
“月明桥上看神仙”,秋高气爽的明月之夜,若荡一叶扁舟,沿当年乾隆水上游览线, 逐一观赏二十四桥景区,则如履仙境,别具情趣。清辉洒地,楼阁空濛,青山若隐若现,湖 水缓缓流淌,你似乎会真切地看到二十四桥边的月台上,美女吹箫、乐工伴奏、歌伎起舞的 动人场景。洞箫吹断云I、可水,余韵绕心头。难怪大作家郁达夫在《古都的秋》一文中要把“二 十四桥的明月”与“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相提媲美了。
(摘自《中国石油报》) 教师例文【三】 人文荟萃古邵伯 徐思明
江苏石油勘探局机关所在地一一邵伯,一作“召伯”,又称邵伯域、甘棠镇。它南达扬 州、北通淮阴、西傍京杭大运河、东依里下河平原,人杰地灵,古迹众多。千百年來,钟灵 毓秀的邵伯古镇吸引着许多文人学士、墨客名流,使Z留下了不少丽词华章,成为一轴历史 悠久的文明长卷。
《诗经•召南•甘棠》云:“蔽芾廿棠,勿剪勿伐,邵伯所笈……”传说,西周的邵伯到 南方广布仁政,决讼于甘棠树下,为民称颂。因此,后人常用“甘棠之爱”、“甘棠之惠”等 成语來比喻清官廉吏给民众的恩泽。东晋时代,杰出的政治家谢安出镇广陵之步丘(今邵伯 一带),见其地势西高东低,春夏水涨,东涝西旱,乃筑城界Z,排旱除涝。民感其恩,建 谢公庙、植甘棠树(庙址在现在的邵伯镇文化站处),比之召伯、甘棠,“邵伯”地名由此而 得。
邵伯镇北、运河西岸,曾有一名胜一一露筋祠,又名烈女祠、贞女祠。相传唐代一名“荷 花”的女子,走路临夜,不肯投宿耕夫Z舍,宁被蚊虫所囁、露筋而死。后人哀Z,立祠以 记。欧阳修曾为之扼腕,发出了 “哀哉露筋女,万古仇不复”的慨叹。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 游露筋祠后,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墨宝《露筋祠之碑》。《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作家吴承恩和清 帝康熙、乾隆等都曾凭吊此祠,吟诗题词、挥毫泼墨……
露筋祠左首,原建有一座斗拱层叠、重檐飞發、画栋雕梁、镌龙刻凤的三十六湖楼。登 楼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eca0a93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