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启超护国运动思想

2023-04-19 09:03: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梁启超护国运动思想》,欢迎阅读!
梁启超,护国运动,浅析,思想
浅析梁启超护国运动思想

(一)护国运动前中国的国情

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近代化进程相比之前的洋务运动时期明显加快了,旧的观念在新兴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下被许多人抛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也使得封建制度和思想逐渐瓦解,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气象,民主共和成为大势所趋。

1915年,袁世凯的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 称中国人民民智未开,不能实行共和制,只宜实行君主制。随后杨度、严复、刘师培、孙毓筠、胡瑛、李燮和等六人发起了筹安会,袁世凯的称帝行动正式开始。在国内,袁世凯称帝倚仗的是自己的军事实力,二次革命后国民党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国内已经没有可以和袁世凯抗衡的军事力量;外交上袁世凯又争取了帝国主义各国对其称帝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北洋系的冯国璋从一开始就是反对称帝的,在袁世凯称帝前更是准备和梁启超一起去北京劝说,这也为后来袁世凯手下各大将通电要求取消帝制埋下了伏笔。

1914年底,袁世凯改国务总理为国务卿,大封诸侯,种种复古做法,举动越看越不对了1915年初,袁克定在宴席上与杨历诋共和之缺点,隐露变更国体之意。同年5月,帝制传言越来越多,梁启超即与江苏将军冯国璋进京,想以冯国璋的军事实力和自己的辩才加以劝阻,在梁启超的自述中,冯国璋对他说:我之辩说远不如子,子之实力亦不如我,必我与子同往。子反复予以开导,我隐示以力为子后盾,庶几千钧一发,危机可挽。世凯称自己不会称帝,梁启超仍然存疑。8月,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发表,随后杨度的君宪救国论也出现,六君子的筹安会成立,梁启超遂发表《异栽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驳斥,


袁世凯充耳不闻,并于1212日称帝。 (二)辛亥革命后梁启超思想的转变

辛亥革命爆发后,梁启超曾附和其师康有为,发表新中国建设一文主张虚君共和,仍旧是君主立宪者。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后,梁启超不再继续坚持以前的政见,而是表示拥护共和。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虽有俊杰,安能于共和制之外别得活国之途?若徒痛恨于共和制之不适,手观其陆沉,以幸吾言之中,非直放弃责任,抑其心盖不可问焉矣。夫为政在人,无论何种政体,皆以国民意力构造之而已。我国果适于共和与否?此非天之所能限我,而惟在我之自求。 梁启超的这一转变是有原因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一度畅言革命,而到1903年又放弃了革命言论,再次走山君主立宪的道路,但君主立宪的和平改革已是穷途末路。二是辛亥革命后立宪派的许多人士已转而拥护共和,再加上他原本就信仰民主共和,从而梁启超不仅在口头上宣布拥护共和,更是为共和而奋斗,1915年至1916年护国讨袁,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都可以看出他为共和所做的努力。 (三)梁启超护国反袁思想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是护国运动的思想武器,这是梁启超护国反袁思想的代表作。吾侪立宪党之政论家,只问政体,问国体”“立宪与非立宪,则政体之名词也,共和与非共和,则国体之名词也,就是只关心是否立宪,不管君主或共和。政体诚能立宪,则无论国体为君主为共和,无一不可也;政体而非立宪,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无一而可也

袁世凯称帝,不听他人劝说,袁项城拒谏饰非,作伪术之巧妙,登峰造极,古今无可伦比。梁启超即以只问政体,不问国来打击帝制阴谋。这一理论思想来源于梁启超在民国元年归国时说的对于国体主维持现状,对于政体则悬一理想以求必达梁启超归国的时候,革命党人认为他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ea68682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9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