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学IP影视改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电影《芳华》为例》,欢迎阅读!
论文学IP影视改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电影《芳华》为
例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影视剧或者说传统的影视制作方式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影视市场的新要求。基于市场的推动,文学IP改编,尤其是网络文学IP改编渐渐成为热潮。而这些经由文学IP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往往掀起不小的讨论。在此以2017年优质改编电影《芳华》为例,试谈文学IP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期为以后的影视改编提供经验。 关键词:芳华;网络IP;改编剧
一、文学IP影视改编“盛世”
“IP”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近几年来,文学IP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火爆荧屏,掀起一股“改编剧”热,如大热电影《芳华》、电视剧《延禧攻略》均是改编自同名小说,这些影视剧不仅拥有高票房、高收视,更引起了一系列由影视作品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相关产业效益[1]。从2011到2015年,IP行业市场规模从1.0亿元到3.4亿元,并且预计2020年将达到11.2亿元左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33亿;2017年数字出版领域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127亿元;2017年包括网络文学泛娱乐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4800亿元以上……围绕IP的文化产业链也在逐渐完善,IP影视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2]。
二、居安思危——IP“盛世”下的潜伏危机
IP影视市场前景似乎一片大好,但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滑铁卢却击碎了IP市场追随者的“黄金梦”。IP热潮中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对文学层面的伤害,例如小说形式化,内容剧本化[2]。其次是电影作品方面,轻内容重营销,轻原创重开发、版权纠纷、为迎合市场背离原著、内容低俗化等问题。由于演员的高片酬,制作方只能大幅压缩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经费,导致剧集的质量下滑。其次,影视制作周期不断缩短,因此而产生的“五毛特效”、无脑剧情让原著党直呼“毁原著”。观众越来越不愿意为这些作品买单,影视市场发展遇到新的危机。
相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芳华》的改编是相对成功的。电影《芳华》,掀起了一阵“芳华热”。多少人在失落中感叹,一代人的芳华已逝。在大众传媒下,一部怀旧题材的改编电影票房能一路见涨,而且引起集体对于已逝芳华的追忆,不得不说这得益于本片编剧和导演对消费社会审美偏向的准确把握。 三、《芳华》改编案例分析 (一)情节改编
剧情内容是文学IP改编关键的一步,以《芳华》为例,其电影结构比小说清晰单一。首先是故事情节的改动。小说里林丁丁在刘峰触碰她以后大喊了一声,而电影里被另外两个男兵看见了发现的。其次是人物结局改动,小说中的刘峰在受伤退伍后,因为生活贫困先是下海经商,后来经商失败回到家乡,在侄子的公司做饭打杂,最后孤独终老得绝症死亡;电影中的刘峰与小萍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两人最后虽然没有结婚但至少是相濡以沫的。叙述方式不同,小说《芳华》中,人物故事通过叙述人“我”和其他人的视角在不同地方分别讲述,情节碎片化。而电影的叙述语言明显改动,只保留了萧穗子“我”的画外音,但整体上仍然是全知全能视角的叙述方式。最后是电影主题意旨改变,从对人性复杂性探寻转到青春怀旧,由对特殊年代复杂人性的探寻抓到电影对故事情节的改动,也影响到电影的主题意旨。电影的批判精神明显减弱,实现了从人性探寻向青春怀旧的华丽转身 (二)微博营销+观众群体正确定位
早在电影开播选角时,导演冯小刚就放言选角的高标准,最后电影男主角选定实力小生黄轩。拍摄期间,《芳华》的官方微博定期发布电影物料,内容包括幕后工作者的访谈、演员的幕后花絮、电影海报等等。这样一来增加话题度,此外,各类粉丝中大触的饭制视频制
作,有利于电影的二次宣传推广。主创重视和观众互动,电影上映前后,黄轩等主创人员与观众粉丝频繁互动。明星在微博上为其宣传,增加了电影的话题量和与观众的互动量。此外,《芳华》兼顾了少中青三代观众。对于青年观众,有小鲜肉和小花加盟,足以引起话题度。对于老年人,引起了他们对于美好逝去时光的追忆。 (三)迎合大众期待视野
首先居于消费社会大背景的深刻认知,正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一书开篇写道:“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4]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有了精神上审美的追求。电影《芳华》,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审美的视觉体验,更使得人们在流逝的岁月里探寻青春的踪迹。。
其次迎合受众心理期待,即对美好青春岁月的追忆与怀念。电影《芳华》侧重于对青春美好而又残酷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于美好芳华的追忆。正如最后女配那句“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最后是注意影片真实。一是故事主人身份大都普通人,这样就更加贴近现实,这是一群在特殊年代有着美好青春的少男少女,这样观众就有了很强的代入感。二是语言的塑造,电影语言更贴近生活,一些有“梗”的语言出现,增加了观众观看趣味。 四、去往何方——文学IP影视改编的出路问题
《芳华》凭借着精良的制作,恰到好处的营销,引起了一股芳华热。本文通过对《芳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的分析,以期为以后的文学改编剧提供新思路。诚然,文学IP影视化存在着诸如轻内容重营销,轻原创重开发等许多问题。即使芳华这样的现象级作品也不能免俗。但《芳华》的影视改编策略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文学影视IP改编。首先需要创新,即使大量粉丝拥簇的现象级IP改编,编剧也需要创新意识。电视剧《战长沙》评分为豆瓣2014年度最高分,其原作故事实在是乏善可陈,两位编剧在原有框架下,对电视剧故事进行了大胆创新,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抗战时期的老长沙人物群像图。其次是注重内容制作,电影《芳华》即在原作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使其符合影视改编要求。第三是符合大众期待视野。准确把握观众审美,符合大众审美需要。在网络文学IP影视化的过程中,“真正的IP金矿不在于原生粉丝,而在于细致化的制作和精准的社会化营销”[4]时至今日,文学改编剧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其自身质量。 参考文献
[1]师文斌.网络文学全面迎来改编时代[N].团结报,2015-07-04(05). [2]李丹凤.浅析泛娱乐背景下网络文学的IP价值[J].新闻传播,2015(24).
[3]赵勇.影视的收编与小说的末路——兼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产[J].文艺理论研究,2011,(1):122.
[4](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倩(1997.01—),女,湖南衡阳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 梁雅阁(1997.02—),女,山西平遥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e4fc468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