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JF标准下“Can - do模式”在提高日语专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欢迎阅读!
JF标准下“Can - do模式”在提高日语专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陶魏青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1期
陶魏青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现实教学由于缺乏语言所依存的语境,多停留在单词、语法层面。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标准的出台为全球的日语教育、学习、评估提供了一个通用准则。其中作为日语技能的划分标准的“Can-do模式”给提高日语专业技能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围绕
“Can-do模式”的理念和内容展开,探求其在日语课堂实践教学中提高日语专业技能的可行性。
关键词:JF标准;“Can-do模式”;专业技能;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068—02
基于“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的理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2010年开发出了一套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标准》(以下简称JF标准)。该标准被认为是今后日语学习、测评和评估领域新的指导性文件。2010年日语能力测试也依据此标准做出了相应的改革,NJLPT(新日本语能力测试)提高了听力和阅读的比重,对应试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日语教学虽在不断地改革,但仍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本文尝试把JF标准下的“Can-do模式”运用到日常的本科日语课堂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建立有效的即时性、系统性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专业技能。
一、《JF日语教育标准》与“Can-do模式”
2001年欧盟公布了《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A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Language: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日本简称CEFR)。欧洲是一个多语言社会,CEFR的确立为欧盟各国外语教学和评估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CEFR为基础开发了这套运用于全球化背景下日语教育的JF标准。JF标准用一颗完整的樱花树形象说明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交际活动的关系。
JF 标准按照“使用日语能够胜任和完成特定的任务”对语言使用的熟练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共分六等,分别是初级使用者(A),包括入门级(A1)、基础级(A2);独立使用者(B),包括进阶级(B1)和高阶级(B2);熟练使用者(C),包括流利运用级(C1)和精通级(C2)。这些等级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基准的框架,使用者(教师、测试者等)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对某一等级的语言能力进行深入划分。为了大致把握六个级别的能力区分,JF 标准提供了作为参考尺度的各级别能力的描述。
“Can-do”是JF标准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进行不同分类后的详细描述。“Can-do模式”改变了以往掌握语法点和单词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把“完成任务”和“完成课题”作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模式的运用将贯穿于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总目标到学期课程目标到每一课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将明确学生各阶段的任务、课题,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和课题来提高课题执行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三四十年来,我国的日语教育蓬勃发展,日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语种。目前的中国日语教育多注重词汇和语法结构,导致学生应试能力强而实际运用能力差。日语教育者们虽注意到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但目前的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传统教学法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缺乏语境且输出渠道单一。日语学习者接受知识、构建意义、重组知识等能力缺乏,综合应用能力薄弱。2011年国际交流基金对各国日语能力测试一级得分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考生在词汇及语法上得分高于其他国家20%以上,而听力和阅读上的得分率却较低,这一现象集中体现了目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基于上述现状,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参与型教学”环境和“对话型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题执行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JF标准指导下“Can-do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社会性的学习环境。“Can-do模式”中的评价体系也为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了解整体学习状况提供了良好依据,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完善,让学生对自己的层级和目标有清楚认识,增强学习动力,最终提高日语专业技能。
三、“Can-do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JF标准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Can-do模式”的研究几乎为零。笔者在2011年参加了我国教育部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联合组织并实施的“中国大学日语教师访日研修”项目,该研修项目的主要内容为JF标准及其在该标准下的日语课堂的设计等,旨在促进中日日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知识交流,通过该项目的学习,笔者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Can-do模式”,提高学生的日语专业技能。
“Can-do模式”的推行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中加入评价体系,并将这个过程贯穿日语学习的始终。根据《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日语系的本科学生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后需要达到JF标准的C1的水平(即流利运用级)。在这一大前提下,合理设计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制定学生自我评价表并要求学生填写、交回,以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并确定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水平。所需要的自我评价表和学习活动评价表将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照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编写的“大家的Can-do”网站及《JF日语教育规范2010 使用指南》一书制定。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目的、学习时间、教材等基本情况制定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以此目标和内容准备相关的大量的副教材等其他辅助资料(如视听资料、照片、实物、图等)。在这过程中主要针对传统教学法以单词与语法为主,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弊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改革如下:1.营造整体日语教学语境,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2.加强日语学习中的文化语境输入,在日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为精确地掌握日语的实际使用方式。3.利用『クラス活動集』、『絵で導入、絵で練習』等日本原版的课堂用书设计程度适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讨论、采访等活动以口头发表或书面报告的形式锻炼他们的灵活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及团队合
作精神。4.每项学习活动都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制定评价表,在评价表中体现评价的观点、标准及不同水平的高低梯度,要求不同层级的学生达到各自相应的水准。
最后,要求学生将每次学习活动的书面材料与评价表都归档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更好地设计课堂学习和制定教学计划。
JF标准目前尚属推广阶段,而“Can-do模式”在日语课堂中的应用仍属于探索阶段。如何更为准确地制定自我评价表和学习活动评价表,如何为学生营造更为真实的语境,如何形成“学生参与型教学”等都是该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但这一模式的实施必将推进新的学习观念、学习环境和评估体系的形成。如何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设计中,还需要广大日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際交流基金.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語教授法シリーズ1日本語教師の役割/コースデザイン』――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教授法シリーズ14教材開発[M].ひつじ書店,2008.
[2]国際交流基金.JF 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試行版[S].2009.
[3]伊東祐郎.評価の観点から見た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J].日本語学,2006(6) .
[4]田中耕治.教育評価[M].岩波書店,2008.
[5]乔颖.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日本教育standard2010》与中国的日语教育[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d66d904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