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3-16 13:01:3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漫谈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欢迎阅读!
潍坊,非物质文化,漫谈,遗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漫谈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张群 李爱香 李明洋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8

摘要:国家开展非遗项目抢救和保护工作已十五年,潍坊是全国第九个传统文化保护区,中国民俗保护区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区,这是政府与民众集体保护意识提升的成果。文章从潍坊非遗手工技艺、民俗活动,非遗传承人和生态环境、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非遗的展望等方面漫谈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遗十大门类;传承人;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有民俗生活有关。非遗是记录的人们过节、婚丧嫁娶等民俗,具有艺术、思想、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传递积极美好的正能量。非遗传承人拥有独特技艺、广阔市场、悠久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潍坊非遗十大门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遗项目分为十大类别。其中,手工艺占潍坊非遗项目的60%,如风筝、年画、剪纸、核雕等。潍坊已承办34届国际风筝博览会、文展会、十届中国画节等,政府为本市搭建了高质量的文化交流传播平台,使潍坊非遗响彻海内外。民俗活动有十笏园庙会、滨海的祭海节、昌邑的烧大牛等,民间用这个民俗活动传递当地老百姓期盼幸福吉祥的生活愿景。 二、非遗传承人

非遗人分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人,传承人具有扎实的技艺,对坚守的项目了解其内涵、意义,有自己的思想,作品有视觉上独特的审美,这些素养使其对从事的非遗钻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遗产传承人申报和选拔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如非遗项目传承已经历四、五代人且存在100年以上的历史。调研中发现非遗传承人是有生活情趣的人,会吃,即爱研发传统糕点、特色小吃;会玩,即爱钻研轧制花灯、绘制年画。非遗由为民俗活动而服务逐渐转化成为审美而创造,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需要艺术和审美,传承人有高尚情怀和智慧,他們怀有满腔热情、独特技艺为创造美而坚守非遗。 三、非遗生态环境

非遗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体现了非遗保护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的原则。民俗是民众的生活方式,民俗就是非遗,它传递人们的情感和记忆。非遗文化的存在是生活仪式感活动的再现,良好的民俗生态环境为传统文化提供肥沃的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壤,滋养着非遗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每年四月潍坊举办国际风筝放飞大赛和风筝博览会,给非遗风筝带来施展空间、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给资金支持,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每年提高补助,对于提高传承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传承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非遗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非遗技艺水平有退步的现象

传统风筝的技艺有待提高,潍坊风筝的代表性作品龙头蜈蚣风筝集合立体风筝和串式风筝的特色,由于其制作工艺繁杂且难度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调研发现坚持从事手工制作风筝稀少;有些非遗传承人停留在临摹、绘制的像与不像阶段,仅是技艺高低的学习,处于传承的初级阶段。

(二)非遗包装有待提高

市场上非遗物品销售的包装质量和审美需提升,非遗传承人要有包装的意识。优秀的包装可提高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宣传力。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在非遗项目传承、创新做出贡献,如开设非遗相关鉴赏与制作课程、非遗设计专业课程、非遗文创与艺术衍生品课程、非遗实践课、非遗社团等活动,让更多的师生热爱、宣传、推广非遗。 (三)非遗传承人需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

风筝市场调研中,存在恶意降价的市场混乱现象,无形中会造成风筝的技艺水平无法保证。非遗传承人需具备长远的视野和角度看问题,使风筝、核雕等非遗从市场工艺品转换成传世的艺术品。非遗的传承人需提高自身技艺、素养和视野;非遗人各有千秋,应取长补短、互学习,做到融合发展,走包容之路。 (四)非遗需跨界合力推动

时代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好酒不拍巷子深的时代已远离,非遗项目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十笏园庙会已举办多界,近两年十笏园过大年庙会门庭若市,民俗庙会活动经过专业的文案与策划,以好吃、好玩、好看、好买为主题,全辐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过大年有这样有趣的地方可选择。成功的非遗活动离不开政府、民众、全媒体推广和宣传,经过跨界、融合可创作佳绩。 五、展望非遗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有关非遗传销、推广的平台广泛,非遗以更多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非遗主题公众号、非遗APP、非遗主题酒店、非遗衍生品等。近几年各地挖掘非遗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使剪纸、年画等非遗与文创设计相结合。更多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在教授技艺时讲述非遗的色彩、造型、民俗故事,让学生了解、热爱非遗。相信在非遗协会、文化旅游局、各大院校等合力推广和宣传,会影响更多的人认知非遗的魅力,使非遗之花在更多的舞台绽放。 参考文献:

[1]吕胜中.再见,传统系列丛书[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ef634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