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观刈麦教学设计的案例点评》,欢迎阅读!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观刈麦》教学设计的案例点评
丁杰 韩秋枫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介入课堂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阅读是个体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还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
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为阅读教学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无法常规化,网络与阅读教学的整合课常常处于做秀的尴尬境地。怎样上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课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教学层级模型
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说、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理念,以及对一线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分析,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层次如下图所示:
图 课堂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层级模型
阅读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阅读文本进行多层次的互动、进行意义建构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学生的内部认知因素(阅读情感、阅读策略等)和学生所处的课堂环境(包括教师、其它学生、教学内容、技术工具等构成的系统环境)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提供资源、工具,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发现的过程;网络环境为学生的阅读认知、审美、应用和创造提供丰富的资源、便捷的平台和过程性的支持,促进阅读层级的循环渐进发展。
认知过程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但在此处,认知是特指对课文的字词、文意、结
1
1
袁华莉,课堂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层级模型及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构脉络、主题等事实层面信息的感知与理解,这是课文理解的知识性目标,也是阅读教学的初级目标,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思维加工。
语文教学中可以审美的对象是很多的,但是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抓住重点,有所侧重的进行审美。从审美的对象来说,既包括对课文语言形式的审美,也包括对课文表现内容和意境的审美;从审美的时机来说,既包括入境的审美,也包括出境的审美。具体来说,首先要入境,对文篇的妙笔和结构进行鉴赏,对文章的蕴意(包括文章内容所体现的形境、意境、理境)进行体味;然后要出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形成建基于文本之上的独特感悟,并对文章的风格进行赏析。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7年级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出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新课标中对古代诗词的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义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观刈麦》这节课是一堂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开展的语文阅读课教学。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跨越式课题理念,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感悟方面有较为细致的设计,整节课的教学实施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通过分析该课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可归纳如下: 1、结合学生认知层次,促进深层次阅读和感悟
根据现代解释学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文本向读者发出理解的召唤,而读者则对文本做出积极的回应, 双方在相互作用从浅层次的“认知”逐渐向深层次的“审美”进行过渡。正是这种对话的有效性决定着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在《观刈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以“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对诗文的感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播、引导,不断激发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互动。通过挖掘诗文的关键性词语,作为学生感悟主题的突破口。此时对字词句的品读绝对不是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诗眼”、“文眼”来把握作品的主题、风格、妙笔和蕴意。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拓展
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语文教学中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和深度都将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拓展阅读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得到巩固的基础上实现拓展和积累。一定要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的机械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基础、认知风格特点等来实施拓展阅读。在材料内容的选取上,要保证拓读阅读材料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呈现方式上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节灵活处理。
《观刈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拓展阅读的处理非常灵活。在导入、课文处理、课后提升和写作环节均设置了不同内容的拓展阅读。拓展阅读内容丰富,既有此篇课文同一作者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还有相同主题的《世说新语》、《农家》;拓展内容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全班共读的PPT呈现,还有学生自主进行的网络阅读。通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对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就会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3、通过各种手段唤起情感共鸣 (一)巧设问题拉进情感差距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观刈麦》所表达的主题较为沉重和深刻,当代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的设计来打通了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把学生带进了离他们最远的生活场景,使得学生获得了最有现实意义的收获。他们的情感被激活,认识走向丰富,使得这一堂在思想层面具有深刻塑造灵魂的冲击力。
(二)信息技术创设朗读情景
朗读是文学鉴赏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中对古代诗词也有明确的朗读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将自我的情感投注到文本中去, 与文本在“朗读”中交汇融合为一体,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在《观刈麦》的设计中,教师设置了多层次,多角色的学生朗读任务,还非常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朗读情境。教学过程中播放贴合主题的背景音乐,营造出触动心弦的课堂氛围,学生朗读和聆听都更加投入,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情感共鸣的唤醒。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表达打下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4、充分表达、交流与分享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仅要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获得感悟,更需要通过阅读应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是为了深化课文教学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主要包括运用课文阅读过程中习得的知识、技能和获得的情志感受等进行迁移性阅读和创造性表达。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课堂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交流、及时分享的高效平台。
《观刈麦》教学设计中设置了学生写作任务,重点是升华主题,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整体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电脑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写作成果是以个体朗读的方式呈现,如果教师能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协同写作和批注,将在实现学生集体知识构建和情感分享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深入到课堂中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海量的阅读资源能够极大的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文 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感官的资源呈现方式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加形象、直观的教育信息,有利于情景创设、阅读兴趣激发和阅读情感体验深化,还能帮助突破阅读教学的疑点、难点问题;便捷的人际交互平台和个性化空间在凸显学生阅读主体地位、落实阅读对话、延伸课内阅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阅读监控和批注工具让个性化教学、过程性阅读评价成为可能……毫无疑问,网络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阅读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带来了契机。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c136b0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