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2022-07-26 09:08: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目标,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在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界定上有什么新意呢?

从目标结构上看, 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从目标取向上看, 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个目标相互间的关系: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技能与问题解决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而数学思考(认知策)、情感与态度则伴随在上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

二、过程性目标

过程性目标的陈述形式: 经历(感受)

过程性目标行为动词: 体验( 体会)

探索

《标准》中的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一方面,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这一过程根本行不通。 另一方面,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这一过程则没有必要。。 此外,有些知识、技能经历探究过程的习得效果则更差一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标准》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提出的目标主要指: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预设性目标是指在教学设计时应预先列出的目标。 非预设性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

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上不一定都有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但是必然有非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6183eb81c758f5f61f67b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