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欢迎阅读!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张玉清
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陶行知教育名篇》 这本书,它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这个思想的形成就是陶先生不断实践的过程,这个观点的逐渐发展也验证了陶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知识观。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教学的真正含义。
在陶行知推行的教学方法中,教学做合一是最具代表性、独创性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他鼓励学生自治,提倡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反对包办代替,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注重启发,使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发现疑问,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强调唤起兴趣,认为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他倡导实行小先生制,让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通过“即知即传”既温习所学内容又把学问传给他人。其实,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所运用
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也是小先生制的一种体现或演变。
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陈腐观念,不能把教学生书本知识作为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进步,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反之,只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现代教学武器,改变过去那种光靠老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问难,有向教师挑战的信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他们牢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真正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教给了学生学习的“金钥匙” 。
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
不断地在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公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我们平时总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班会课上的说教,课后的个别谈话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传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错。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们今天的教育,才知道远远背离了先生的期望。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更不是在生活中学习。孩子们有的成天埋于书堆,成了纯粹的“书呆子”“蛀书虫”;而有的学生成天无所事事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于是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虫;更有一些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他们又精力过剩,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师成天“挂念”的学生。陶行知说:“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不能让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得让他们有事做。”如果一个学生不爱学习,那他不犯点错误才真是一个实足的呆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340a6e27284b73f242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