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小园四首(其二)》阅读答案

2022-08-04 17:1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小园四首(其二)》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小园,四首,陆游,其二,答案
陆游《小园四首(其二)》阅读答案

引导语:《小园四首》是的作品,主要写诗人行遍天涯后,又跟着邻居农父学着春耕,下面是的第二首,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万里路,却从邻父学春耕。

【注】鹁鸪,一种黑色的小鸟,常在雨前或天刚放晴时发出“咕、咕”的叫声。此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陆游57岁,被贬官回到老家。

写诗人行遍天涯后,又跟着邻居农父学着春耕。诗人最终活到85岁,可以说,从事劳动是其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诗人还经常背着箩筐外出采药,并以之为村民们治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欢送和爱戴。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

答:村南村北处处传来鹁鸪的叫声,暗示春雨充足,正是插秧的大好时机;漫漫的白水之上,碧绿的秧尖款款摆动。(2)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境界广阔、情趣生动、声色兼备的春耕生产图。(2) 2.诗人的心绪集中表达在“却”字上,请简要分析。(4) 答:“行遍天涯万里路”,是回忆他几十年来为国奔波的情形,也是杀敌报国的志向所在,然而现在“却从邻父学春耕”,可见是其无可奈何、感慨万端之语。(2)一个“却”字,把诗人被迫闲居,报国无门的悲愤表露无遗。(2)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⑴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加以赏析。(3)

⑵两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略加分析。(3)

2.(1) 例如: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希望为国家出力而不愿居闲的愤懑与无奈之情。(2)前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骑驴入川,饮酒吟诗的远游征途情境,抒发了诗人内心因受排斥苦闷和不愿居闲成为诗人的无奈;后一首通过诗人一生前后不同情形的`比照,表达了诗人晚年隐居乡里壮志难酬的愁苦。(2)

⑵抒情方式上,前一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结合。通过刻划诗人征途中骑驴饮酒吟诗这一苦中作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征途远行的孤独、遭受排斥的愤闷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并通过反问和“远游无处不销魂” 的直抒胸臆,来加强情感;(2)后一首那么是通过写景、叙事的方式间接抒情,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绘了自己隐居乡的田园之景,后两句那么表达自己一生前后的不同经历,在比照中表达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希望与无奈。(2) 2.(1) 《剑门道中遇微雨》作于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这首诗。陆游在南郑,是以左承议郎处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参预军事机密。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陆游在那时常常“寝饭鞍马间” (《忆昔》)。而成都那么是南宋时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城市。陆游去成都是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前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诗人倍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


中调侃自己。《小园四首(其二)》写的是:村子周围到处都是斑鸠的咕咕啼叫声,田里的水上涨逼近漫过刚刚长出的秧苗,我不远万里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却是从邻居的农夫那里学习春耕。陆游一生关心国家,渴望搏杀疆场,收复失地,报国无门才回归田园,因此,享受乡村美景,去过那种“却从邻父学春耕” 的闲适生活,并非诗人本意,而实属无奈。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1bb1c2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