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黎圣母院》鉴赏》,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巴黎圣母院》鉴赏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5年第40期
[作品介绍]
《巴黎圣母院》由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作家之一的维克多·雨果创作于1831年。它是雨果生平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使用离奇和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雨果通过对完美天使爱斯梅拉达、阴郁的教会代表弗罗洛、心灵洁净外貌却丑陋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外貌俊朗但灵魂肮脏的卫队长弗比斯的描写,把其本人追求完美人性的理想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是雨果该部作品的伟大和成功之处。 [文中语录]
1.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2.出生、毁灭、重建,千年风云。今天,钟声依然敲响,弥撒依旧举行。白天,人们进去,隔绝,暂时抛开世俗世界。在额头上点上圣水,在胸前划上十字,在祭坛前燃上蜡烛,然后静静坐下,得到精神慰藉,内心升华。
3.诗人如缺少对现实和人类的感情,便无从和大地建立联系。 4.极端的痛苦,像极端的欢乐一样不能经久,因为它过于猛烈。
5.严酷只能吓唬人们的心,凛冽的北风刮不掉行人的外衣,太阳的光辉照到行人身上,却能使人渐渐热起来,自动把外衣脱掉。
6.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相关阅读]
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 对人性的看法(节选) □杨国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雨果认为,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渴望正常的爱,人性的善良与美主要体现在人的仁爱之心和同情之感上。因此,雨果在这种“人性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成功创作了长篇巨著《巴黎圣母院》。可以说,该部小说自始至终都贯串了“人性”这条主线。具体来说,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体现的人性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果“人性观”思想的首要一点就是,他往往通过对照人物形象的善与恶来表现他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这种人性观念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可怜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是纯洁和美丽的象征,代表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她年轻,美丽,又能歌善舞,通过美妙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来慰藉人们的心灵,帮助人们渡过危难,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心和同情心;然而,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弗罗洛却是外表仁慈,内心肮脏不堪的教会代表,他利用自身拥有的教权与统治阶级勾结,最终因爱生恨,把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送上了绞刑台。在她临死之前,他还厚颜无耻地俯身对爱斯梅拉达说:如果你肯爱我,我能饶你不死。这是多么丑陋的一副嘴脸。此外,就是忠实的卡西莫多和其养父弗罗洛之间的人性对比。卡西莫多由于出生以来就长相丑陋,且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只是一味地听从养父的“教导”,刚开始的时候,心怀对自我身世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后来发现养父是丑恶的伪善之人,终于爆发出最原始的人性光辉,成为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士,把养父推下高高的塔楼摔死。而副主教弗罗洛表面上出于同情之心收养了可怜的遗儿卡西莫多,但事实上,却是想把养子当作走狗来使唤,要求他在一个节日之夜去抢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并且不顾少女的反抗试图强奸少女,最终陷害少女至死。显然,弗罗洛是一个恶人代表,充分代表了教会势力的淫邪和丑恶虚伪的一面。这种对比主要揭示了统治阶级的“爱”是出于变态的占有欲,而下层社会人们的“爱”却是发自真诚的爱慕之心,肯为爱而死。
(二)雨果的人性观还与阶级性相关联。他认为,人性的善恶与人的不同阶级属性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与雨果所处的时代不无关联。在雨果那个年代的法国社会,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其实主要被分成了两派,即代表底层社会的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他们是美与善的化身;而副主教弗罗洛和国王的卫队长弗比斯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是恶与毒的象征。雨果通过对这两种势不两立的阶级的对比,明确阐述了自己的“善恶与阶级有关”的人性论思想:巴黎圣母院的弗罗洛副主教,作为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禁欲主义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但当他看到年轻貌美的少女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又突破了禁欲主义的戒条,疯狂而丧失理智地垂涎她的美貌。在一次次遭到拒绝以后,立刻显露出他阴毒的面目,命令刽子手绞死少女。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弗罗洛是个外表光鲜而本质伪善的统治阶级的小人。作为国王卫队长的弗比斯,外表俊朗,但却是爱情骗子,他并没有真正爱上爱斯梅拉达,只是想玩弄她。因此,在她遭遇迫害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保护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弗罗洛是统治阶级的走狗和帮凶。他的灵魂完全是卑鄙而空虚的。作为统治阶级对立面的卡西莫多,虽然外貌丑陋无比,但心地的本质却是洁净的,刚开始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养父的帮凶,但最终良心复苏,在他真心爱着的女孩即将遭遇酷刑的时候,立即挺身而出救下这个女孩,并最终把罪恶的始作俑者弗罗洛推下高高的塔楼。卡西莫多是社会底层人士的代表,虽然地位低下,但心灵却很高尚,他敢一人冒死去劫刑场,说明他的爱情是真实可靠的,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是全体下层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集中代表。同样,爱斯梅拉达也是社会下层人士的代表,她的身上几乎集中了雨果对于所有美好的艺术想象,不仅外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灵魂更美,不仅挺身而出救了诗人甘果瓦,且在卡西莫多受刑难受时,及时地以德报怨地送上水给他解渴。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美好之处,都是劳动阶级的优良品质所在。
(三)在雨果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亦即所有人的本性中善为根本,而恶只是因为某些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它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且长远来看,善必定会战胜恶。正如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弗罗洛不是生来就是伪善的坏人,他自幼学习欲很强,一度还是一个慈善的聪明小子。但是,生活中的一场大变故,夺去了他双亲的性命,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弟弟和他相依为命。至此,弗罗洛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一个全身心照顾弟弟的兄长。弗罗洛为弟弟付出了很多的爱,表明他身上也有浓浓的亲情。此外,当“只可以勉强说像一个人的”小卡西莫多要被那些所谓的“善人”们毁灭的时候,又是弗罗洛怀着一种极其强烈的悲悯之心救下了他,并遭到人们的厌恶与唾骂。但是,弗罗洛仍然我行我素,不仅教小卡西莫多说话、认字等,还给他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可以说,早期弗罗洛是个好人,他的人性中也有善的一面,可谓是个内秀的博学之人。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受到了畸形社会的影响,使得弗罗洛逐渐演变成一个丧失人性的丑陋家伙。宗教里的禁欲主义以及统治阶级的虚伪使得弗罗洛慢慢抛弃了人性中原本健康积极的“善”,人性被扭曲和压抑,蜕变为病态消极的罪恶之源。由此,弗罗洛从一个本质上“和善”的人转化为一个“恶毒”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选自《山花》2012年第8期) 读后一思
雨果作为法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作家,他对于人性的看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巴黎圣母院》中,他对于苦难的人民虽然报以强烈的同情心,但对于社会底层群众中的人性弱点没有提及,他的人道主义必定摆脱不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试图通过宣扬人道主义来感化统治阶级,协调统治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矛盾,殊不知,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e5753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