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
【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角色 【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 【篁(huáng)竹】竹林。【珮(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穿透。【布】散布,铺开。【佁(yǐ)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现。【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阅读探究
1、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答:幽静。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幽深冷寂,孤苦凄凉。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答:清、。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5、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这是静止的,将溪水比喻成蛇,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7、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孤独忧伤(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心情)。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
8、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答: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9、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_______的情感。
(答: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清幽、明丽、深远;悲凉凄苦) 10、本文的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孤寂凄清的情怀。
11.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2.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3.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4.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5.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16.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7.本文的艺术特色:①移步换景②动静结合③情景交融④对比衬托 附加:
一、通假字(无) 二、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常用义为“往”。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2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副词。 三、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冷清,感到凄凉。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6、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 (2)而。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
7、而 (1)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作停顿词。潭西南而望。 8、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9、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0、为 (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d0990b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