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概论课程小论文》,欢迎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文学概论课程小论文
关于文化研究的思考
—— 读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
关键词:文学理论 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乔纳森*卡勒在《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三章提出了“文学与文化
研究”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研究发展与现状出发,联系现实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审视与思考。
引言
乔纳森*卡勒指出,文化研究是人文科学在90年代的一项主要活动。卡勒认为,文化研究是一个包容量极大的课题。从理论上来说,它包罗万象:莎士比亚和打击乐,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关于过去的文化和关于当今的文化……但是在实际当中,人们总会把文化研究当作相对于其他科目的研究来对待。这与文化的跨越性和包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和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个别敏锐的学者(如戴锦华)开始用类似文化研究的方法展开对都市流行文化的分析,也有学者(如李陀)公开提倡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真正开展起来的。现在全国许多大学,纷纷设立研究机构、开设讲座和课程,形成了一种“文化研究热”。
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有二:第一是学术、学院体制方面的原因,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社会现实的刺激。
首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学术界普遍存在追逐欧美学术潮流的特点,这个特点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更为显著。此时,文化研究是唯一在欧美已经成为“显学”而国内尚无系统介绍的一种“新”的学术资源,因此,无论对于学院知识生产,还是对于谋取话语权的学术政治,它都显得非常重要,成为关注、引进和模仿的对象。
第二,社会现实的刺激。对于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部分地区、行业甚至面目全非的社会现实,学术界和知识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因为困惑,一部分人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开展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研究,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入研究,才可能获得对社会巨变的理解,于是开始了跨越现有的学科界限、将文化和与之紧密结合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文化研究。
二、当代文化研究例释
以小说与当代读者为例
王晓明教授在上海大学首届文学周圆桌讨论会上说到,近30年前,“新时期”文学开始的时候,小说读者遍及城乡和各阶层;20年前,80年代中期,文学丧失“轰动”效应,许多社会阶层中间,读者减少,但大学生依然热爱小说,成为中坚读者群;大约从10年前开始,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趣味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背后有明显的商业的引导的“青春文学”的粉丝,签名、围观、只读其引起八卦式的社会轰动的作品,阅读范围缩小,今日中国的“青春小说”在内涵和形式上都过于单一。
因此,如果在校大学生之外,其他阶层的原来意义上的文学读者并未明显增长,或者说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主要是在各类消遣性读物上有所增长,在校大学生(或者说以其为代表的新读者)的文学阅读的增长主要是在“青春小说”,原来意义上的文学或小说的主要读者群,是10前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小说与当代读者的关系是在恶化。
以时尚文学研究为例
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大众文化时尚和流行特性的影响,文学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时尚化了,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市场属性也被日益强化。在具有浓厚商业意味的时尚文化中,文学被作为一种可以不断更新的精神产品,被纳入了商业化运作轨道。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学时尚化倾向不仅表现在传媒的包装和文学活动消费性的呈现,而且表现在文学观念、审美取向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如以"新生代"、"新状态"、"新体验"、"新新人类"、"身体写作"、"金童玉女"作家等为旗号的文学写作层出不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时尚化在审美表现形态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明显的特征。 首先是个人叙事的非道德化。文学不再热衷于抽象、大而无当的道德、自由、责任、价值、灵魂、美等概念化描写,而是将现实、具体的需求转化为文学表达。个体内心欲望的描写,虽然在五四文学中也有表现,但它们都与国家贫弱、民族危亡相联系,这显然是由五四时期的历史主题决定的。而当代一些作家则绕开了社会环境,抛开了道德意识,摒弃了伦理规范,将笔触直接伸进个体的心理欲求与身体欲望。我们知道,在单一、孤立的层面展开的欲望书写,往往无法形成以丰富复杂内涵为基础的美学魅力。一些作品在道德立场缺失的情况下,极度张扬、放纵地绘写私人化的性爱体验,不约而同地极力表现社会变革中日益凸显的价值准则:物质实利主义。
其次是人性想象的极端化。以往的优秀文学往往建立在对人性内涵的深刻揭示上,但时尚化的文学则选择了一条捷径:抛弃人性欲望与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文化积淀、传统意识之间的复杂联系与纠葛,也放逐了对人性善与美的艺术建构,将人性的本能欲望作为猎取社会关注的一种元素,仅仅在单一、纯粹化的层面进行极端化表现丑恶、性爱、畸恋等片面且极端的事物。而传媒不遗余力的渲染,唤起人们对爱恨情仇、奇异心理等极端人性形态的窥探欲,则使作家与其联手制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时尚。
第三,是表现手法上将时间空间化。时尚化文学追求的是即时性消费价值,这使传统文学叙事的时空概念和逻辑发生极大变化。这种结构方式不仅丧失了时间感以及可能带来的深度,而且导致空间本身的平面化。事实上,空间场景的频繁转换与更迭,意味着符号意义的不断迁徙,这正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及频繁进行符号更替的内在需要。
卡勒指出,“文化研究”重视对于不稳定的边缘的文化属性的研究,如少数民族团体、妇女团体、移民群体等。传统的文学研究的任务是把文学作品作为作者的成就去理解,因为文学作品有其特殊的价值和艺术美。由于理论一直在试图扩大文本可以回答的问题的范围,抵制流行的思想,或使其复杂化。所以文化研究能使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加复杂化。文化研究鼓励研究电影、电视及其它通俗文学形式,削弱经典研读。理论提倡把哲学和心理分析文本与文学著作一同解读,把学生从经典中拉走。理论又给传统的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开拓了更多的解读英美文学的方法。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关于莎士比亚的论文。人们从任何一个可以想像得出的角度研究莎士比亚,用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分析的、历史的、以及解构主义的词汇去解读莎士比亚。文学理论把华滋华斯从一位歌颂自然的诗人变成一位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真正冷落的是那些‘次要’作品”。
这两个范例都引起我们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思考。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说,是文化研究吞没了文学研究,而且也破坏了文学研究吗?
对此,卡勒在接下来的举例中给我们做了启发。其实那些在文化中看似自然的东西,是2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cd9945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