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人大全】边塞诗人:王之涣》,欢迎阅读!
【诗人大全】边塞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无私存有大略,刚直存有异才”,早年善于文章,并擅于写诗,多用为歌词,常与王昌龄、元稹等诗人互相酬唱,名动一时。他尤仁义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为胜,就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表示其诗"闻或歌从军,诗云薛仁贵,?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尼里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发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 历史评价
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领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 后世纪念
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王之咸的墓志记述,他的祖父名为王德表中,曾搞过瀛州文安县而令;父亲名为王景,曾搞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搞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贬谪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故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同葬于洛阳北邙山。
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了解,志文记述,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中。王德表中晚年住在洛阳,共计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字无考,另外四子分别叫做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千唐志斋博物馆共珍藏存有王氏家族七方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发掘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56fa5f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