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石潭记

2022-04-18 16:07: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6小石潭记》,欢迎阅读!
小石潭
启明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26、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音与义。 3、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

如何翻译文言文?(留、补、替、调、删)

1.用双音词解释单音词,字字对译,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实词。 2.省略句要补出所省略的部分。

3.倒装句要恢复正常语序,也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判断句一定要翻译出“是”字,被动句一定要翻译出“被”字。 5.时间、人名、地名、官职名不翻译,照原样抄写。 资料链接: 1.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文体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3.寓情于景

即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泻,显得委婉、含蓄。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 ,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之一。他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 2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liè chí kān wàn( )连 zhuì( 然( 忽( 竹( 参差 尔远逝 ( ) 折( 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3.反复诵读课文,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找出易读错的字并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认为 字应当认 ,容易错读成 二、课堂探究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皆若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___ 蛇:___________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寥无人,骨。 凄:__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字

1)以: 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2)为: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4)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不可知其源(

5)游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同游者:吴武陵„( 6)环: ①如鸣佩环 ( ) ②四面竹树合( 7)乐: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8)其: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不可知其源( )③以其境过清(

3、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三、拓展延伸

请以“小石潭真 ”为题,用描述性的语言说出你对小石潭的印象。 四、检测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â)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D.俶尔(shū) 翕忽(xī)

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


启明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1.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似与游者相乐。 ④天涯若比邻。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潭中鱼可百许 2)以其境过清 3)佁然..不动 4)不可久居 5 影布石上 6)乃记之而去 7)其岸势犬牙..

差互 5、重点句子翻译。(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情怀,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3、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一、预习导学: 1.古今异义。

1)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佁然: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言句式。

1)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潭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石以为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小潭源流—— 二、课堂探究 A、整体感知。



——记录同游者。 2. 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的?体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3、全文处处写景,但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两个词。

B、课文分析

(一)仔细阅读体现作者的部分,思考:

1在文中出现几次,请找出来。 2)作者的原因何在?请抓住有关的语句仔细的揣摩,然后作出分析。



(二)、作者为何由?同样请抓住有关的句子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来作分析。 三、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写一篇游记,你认为可以从本课中学到哪一招呢? 四、检测

1)最能证明小石潭水尤清冽的句子: 2)说明小石潭的确是一个石潭的依据:

3是:

4)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 5)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植物的句子是: 6)描写小石潭中的鱼游动的句子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ad26cf6910ef12d2af9e75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