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践,让教育回归自然

2022-09-17 12:07:4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然实践,让教育回归自然》,欢迎阅读!
自然,回归,实践,教育
自然实践,让教育回归自然

作者:刘卫军

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43



自然实践,是人类以自然界为对象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对学校而言,它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许多儿童已然出现了“自然缺失症”。纵观当今的学校教育,学生有多少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呢?孩子们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能否拥有蓬勃的生命力、探索的好奇心?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在对“教育灵魂”的追问与反思中,实施了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自然实践,让学生蓬勃生长。

| 刘卫军

社会的加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中高考的选拔等,都让学生的活动空间受到了极度的挤压——他们只剩下封闭的教室和学校围墙上四角的天空了。

教育即生长。实施自然实践,就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得到健康生长,就是要让每个孩子能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为此,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课程与自然世界及生产劳动深度融合,通过自主发现、探究实践的实施路径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契合课程,并构建起最终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实践育人体系。

建设学生自然实践基地

学校顶层规划,科学定位,建设了本草园、蝴蝶园、果树园三个自然实践基地,让学生与广阔的大自然和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互动。

本草园——在劳动与创造中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充分考虑了泰州建有国家级医药城的地域特点,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种植园用于中草药的种植。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以本草园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丰富学生的“教育场所”:学习种植和使用本草,学习祖国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尝试将STEM教育校本化;培养学生热爱观察、善于探究、乐于发现的科学素养。

蝴蝶园——在养殖与保育中探究生态奥秘。蝴蝶园又被称为校园生态实验室,主要饲养丝带凤蝶、玉带凤蝶等体型偏大、色彩斑斓的蝴蝶,并种植马兜铃、柑橘等蝴蝶的寄主植物,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提供了灵动的情境,是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和生态研究课程资源基地。

果树园——在体验与分享中感受生命成长。整个校园中分散栽种了多种果树,学生置身校园,伴随着果树从春天吐蕊到秋天挂果,感受着四季的轮换、生命的精彩。通过观察和探索,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养护劳作,强健了学生体魄,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学生自然实践课程

学校的自然实践课程分为班级课程、社团课程、少科院课程三个层次。班级课程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两节课并排,确保了课程实施的时间;社团课程纳入每周二下午的全校走班课程系列,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少科院课程除了有每周二的两节走课程做保证外,还利用午休及下午的延时课等时间,进行深度的研究学习




此外,学校还将自然实践课程学科课程相结合,建设了项目式学习PBL课程STEM学习课程,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如我们建设了《桃李杏春风一家》四年级语文PBL课程课程学习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细致观察能力,认识蔷薇科木本植物,学会从细微之处比较并准确区分同类树木;通过合作、探究发现蔷薇科木本植物的生长规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连续的观察中,发现植物生长的生命历程,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而更加敬重生命。课程活动则包括:花之友——走进果园赏花,找桃李杏花所不同;花之究——探究黄桃树、杏树、梨树的不同花期;花之秘——结合二十四节气,了解不同节气的花开时间;花之恋——巧用落花制作干花、花茶等;花之影——摄影比赛、绘画比赛;花之情——美丽的果树园实践征文竞赛

培养学生自然实践素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广阔的大自然和各种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场景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互动。以“三园课程”建设为载体的生态课程群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如春草与夏花般蓬勃生长。

年级的学生对“三园”中品种繁多、高低错落的植物充满兴趣,对蝴蝶神奇的一生充满好奇,对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充满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则热衷于在园子里观察发现,他们在种植养殖、管理陪护的过程中针对问题开展项目式探究学习

年级陈墨涵同学是“制作蝴蝶饲养箱”社团的成员,他在完成蝴蝶饲养箱制作课程的学习之后,主动提出照顾蝴蝶园里的蝴蝶宝宝(幼虫),每天坚持写蝴蝶日记并利用摄像机记录蝴蝶的成长过程。拍摄蝴蝶的成长过程特别难,因为蝴蝶每个阶段的变化都是悄悄进行的,为了拍摄到羽化的珍贵镜头,他还邀请没课的老师帮他看护。为了完成《蝴蝶日记》的拍摄,他在蝴蝶园里寻找同阶段的幼虫进行拍摄,这一只机会抓不到,就去拍摄另一只。历时虽久,坎坷虽多,但最终他成功了。《蝴蝶日记》不仅入围了201910月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而且获得了一等奖。

开辟学生素质教育新路

在历时三年多的自然实践项目实践中,学校构建了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自然实践育人体系。

学校针对“自然缺失、劳动缺乏、科学缺损、创新缺略”的现实问题,以“三园”为课程基地,通过亲近自然、劳动教育科学探究、创新创造等四类课程学习。亲近自然和劳动实践为学生科学探究、创新创造课程学习中的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具身认知能力在实践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活动中得到培养;科学探究课程、创新创造课程,基于亲近自然和劳动实践中的情景问题而创设,如基于柑橘凤蝶的幼虫像一坨鸟粪而进行的动植物“保护色”的探究,基于黄桃总是被鸟偷吃而进行的STEM课程“防鸟网”的学习等,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真学习的过程,让学习在解决问题中真正发生。

学校积极践行“有思想的表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有思想的表达,是有想法的表达,它指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有深度的表达,它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有系统的表达,它指向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是有创意的表达,它指向学生的创造性。

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表达。通过口头表达,培养学生有效倾听及把握深层意图的能力,能够学习使用诸如激励、说服等各种沟通手段与技能;通过文字表达,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表情达意的能力,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科技实验报告、活动总结等说明性写作能力的培养,将在未来社会更加有用;通过数字化表达,有效培养学生搜集整


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化手段沟通交流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情景问题的能力;通过图图表表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设计、审美与创造、非文本表达、形象化表达等能力;通过制作创作表达,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制作能力、建模能力等。此外,欣赏他人、自信自立等优秀品质,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等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等综合素质都在有思想的表达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a887c12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9.html

相关推荐